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誠意關(guān)—從朱子晚年到王陽明的哲學史重構(gòu)

誠意關(guān)—從朱子晚年到王陽明的哲學史重構(gòu)

誠意關(guān)—從朱子晚年到王陽明的哲學史重構(gòu)

定 價:¥86.00

作 者: 鄭澤綿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10240138 出版時間: 2022-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宋明理學中最重要的轉(zhuǎn)折,莫過于從朱子學向陽明學的兩大范式之間的轉(zhuǎn)化。對此思想史巨變,傳統(tǒng)的敘事的解釋是:青年王陽明為效法程朱理學的格物窮理而去格竹子之理,七天后病倒,等到他謫居龍場時方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最終反求諸本心,確立心學的立場。事實上,朱子與陽明最大的分歧不在:理的來源是在內(nèi)還是在外,而在于如何確證自己的道德信念為真、如何確認自己的道德動機是純粹而無自欺的。最終是“誠意”的問題。因此,本書作者提出“誠意”中心說:以此中心重構(gòu)這個范式轉(zhuǎn)化的歷史。 本書圍繞《大學》的誠意章的詮釋問題,揭示從朱熹到王陽明的哲學史過渡的內(nèi)在邏輯,以貫穿朱熹晚年修改誠意章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的提出、致良知學說的提出等“思想史事件”,形成一個新的哲學史敘事,闡釋王陽明哲學的核心關(guān)切是“誠意”如何可能的問題,以揭示和彰顯中國傳統(tǒng)儒家哲學“誠”范疇的道德思想理念的現(xiàn)代價值。

作者簡介

  鄭澤綿,男,1984年生,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副教授。武漢大學自動化專業(yè)學士、哲學碩士,2011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隨后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做師資博士后工作。2012-2015年曾兩度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與Dahlem人文研究中心從事為期兩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2016年獲“珞珈青年學者”稱號和資助,2017年獲“武漢大學青年拔尖人才出國計劃”資助,從2018年4月起,將訪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哲學系兩年。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朱熹與王陽明、宋元明清哲學、中國哲學史、比較哲學倫理學。曾在Philosophy East and West(《東西方哲學》),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國際哲學季刊》)、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道:比較哲學期刊》)、Ming Qing Studies (《明清研究》)、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國哲學前沿》)等英文哲學期刊以及《道家文化研究》、《人文論叢》、《武漢大學學報》、《中國哲學與文化》、《哲學評論》等國內(nèi)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