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場景化的思維方式探討對于建筑設計的認識以及對于建筑設計教育的認識。本書亦是一次以“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主題為載體出發(fā)的,去功能化、去形式化的嘗試。“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首先可以看做是對于某一段體驗的概括,通過對“看”“得見”“風景”“房間”等內容進行解析,帶領讀者去領悟人、空間、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其次,本書探討了建筑設計需要兼具理性和與感性的綜合能力,其中感性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教育方法的不足往往被擱置或者避而不談,本書提倡通過場景營造的方式進行切入,提示學生在日常體驗中刻意進行空間場景感知的自我訓練,通過不斷地開展捕捉、解析、轉譯等訓練以達到銳化專業(yè)感知能力的目的。*后,“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作為一種設計態(tài)度,提示每一位設計師始終保持對高質量、高品質空間的追求。從訓練內容的角度,感性的事物的確不易講授,但是這不代表其相關的能力培養(yǎng)及其訓練方法不可探討,哪怕這種能力需要學生通過自我修養(yǎng)去提升,教學亦必須積極提示學生刻意訓練,并盡可能提供一些有效訓練的途徑。跳出“知識點”“內容”等既有的講授模式,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設計敏銳的感知能力?這并非某一次孤立訓練的階段性任務,而是貫穿于建筑學教育的長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