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英國文學史上僅次于莎士比亞的殿堂級作家。 狄更斯12歲時因家境困窘,被迫輟學做了童工,從此備嘗底層生活的艱辛、屈辱。后來,他還做過抄寫員、速記員、記者等,靠自學獲得了廣博的知識。這些坎坷而又豐富的人生經歷為狄更斯的寫作提供了素材,他筆下的諸多人物和事件都能從他的生活中找到原型。 在狄更斯極富自傳色彩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中,他早年那段當童工的艱苦經歷經由主人公大衛(wèi)之口娓娓道出;以他父親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米考伯幾次進出監(jiān)獄的場景深入人心。除了在作品中表現他在生活中親歷的現實題材,狄更斯還十分強調小說的道德功能和社會功能,小說中,大衛(wèi)不卑不亢、通過勤奮自學成為暢銷作家的成長軌跡,充分體現了狄更斯“努力、不妥協就有機會改寫人生”的價值觀。 代表作有《大衛(wèi)·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遠大前程》《荒涼山莊》。 譯者簡介:汪洋,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長年從事英語、日語文學翻譯和編輯工作,代表譯作有《簡·愛》《呼嘯山莊》《霧都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