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顏歌,小說家,本名戴月行,1984年生于四川成都。她的中文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我們家》《五月女王》和短篇小說集《平樂鎮(zhèn)傷心故事集》等。她曾獲華語文學(xué)傳媒大獎(jiǎng)年度潛力新人獎(jiǎng)、茅盾文學(xué)新人獎(jiǎng)、四川文學(xué)獎(jiǎng)等獎(jiǎng)項(xiàng),并被《人民文學(xué)》提名為“未來大家top20”之一。她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等十一國語言出版,兩次獲得英國筆會(huì)翻譯獎(jiǎng)(English PEN Translates Awards),還獲得過2021華威女性翻譯文學(xué)獎(jiǎng)(The Warwick Prize for Women in Translation)銀獎(jiǎng)以及 2021 年《紐約時(shí)報(bào)》年度關(guān)注圖書(The New York Times 100 Notable Books of 2021)。她是2019年國際都柏林文學(xué)獎(jiǎng)(International Dublin Literary Award)的五位評(píng)委之一,又于2021年作為終審評(píng)委參與了愛爾蘭桂冠小說家(Laureate for Irish Fiction)的評(píng)選。目前,她在英國國家寫作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Writing)教寫作課,也是英國利茲大學(xué)當(dāng)代華語研究中心的作家大使。英文作品發(fā)表在《紐約時(shí)報(bào)》( The New York Times)、《泰晤士報(bào)文學(xué)副刊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愛爾蘭時(shí)報(bào)》(The Irish Times)、《刺人虻》(The Stinging Fly),《磚》( Brick)等,并入選了愛爾蘭圖書獎(jiǎng)(Irish Book Awards)年度短篇小說的長名單。2020年,她獲得了東英吉利大學(xué)的創(chuàng)意寫作藝術(shù)碩士學(xué)位,以一等榮譽(yù)畢業(yè)。首部英文短篇小說集Elsewhere 將由英國費(fèi)伯出版社(Faber&Faber)和美國斯克里布納之子出版社(Charles Scribner's Sons)在2023年出版。 彭倫,群島圖書出版人、文學(xué)編輯、版權(quán)代理人。出版科爾姆·托賓、丹尼斯·約翰遜、多梅尼科·斯塔爾諾內(nèi)、薩莉·魯尼等各國作家的作品,曾參與策劃出版“短經(jīng)典”“出版人”“巴黎評(píng)論·作家訪談”等書系。2017年獲得單向街·書店文學(xué)獎(jiǎng)“年度編輯”稱號(hào)。翻譯有菲利普·羅斯作品《遺產(chǎn)》《凡人》,以及《我與蘭登書屋》《天才的編輯》《世界在書店中》等。因翻譯作品《我信仰閱讀 — 傳奇出版人羅伯特·戈特利布回憶錄》獲深圳讀書月“年度致敬譯者”稱號(hào)。 凱茜·斯威尼(Cathy Sweeney),都柏林作家,近四十歲才開始寫作,2020年全職寫作前,在中學(xué)擔(dān)任英語教師二十年。2020年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說集 《現(xiàn)代》(Modern Times)。目前正在創(chuàng)作首部長篇小說。 露西·考德威爾(Lucy Caldwell),北愛爾蘭小說家、劇作家。1981年生于貝爾法斯特(Belfast),畢業(yè)于牛津大學(xué)和倫敦大學(xué)金匠學(xué)院。已出版五部 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還創(chuàng)作了多部舞臺(tái)劇和廣播劇。2021年,短篇 小說《所有人都刻薄又邪惡》(“All the People Were Mean and Mad”)獲 BBC國家短篇小說獎(jiǎng)(BBC 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最新作品是202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這些日子》(These Days)。 溫迪·厄斯金(Wendy Erskine),貝爾法斯特小說家,已出版兩部短篇小說集《甜蜜的家》(Sweet Home)和《舞步》(Dance Move)。《甜蜜的家》被《衛(wèi)報(bào)》(The Guardian)、《白色評(píng)論》(The White Review)、《觀察家報(bào)》(The Observer)、《泰晤士報(bào)文學(xué)副刊》等媒體選為“年度好書”。 妮科爾·弗拉特里(Nicole Flattery),1989年生于愛爾蘭中部小鎮(zhèn)馬林加(Mullingar),畢業(yè)于都柏林圣三一學(xué)院戲劇與電影系,又獲得該校的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學(xué)位。大學(xué)畢業(yè)后,妮科爾·弗拉特里在酒吧、賀卡店打零工,開始 在《刺人虻》《白色評(píng)論》等文學(xué)雜志發(fā)表短篇小說。2017年,短篇小說《軌道》(“Track”)獲得《白色評(píng)論》短篇小說獎(jiǎng)(The White Review Short Story Prize)。2019年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說集《歡迎光臨》(Show Them aGood Time)?,F(xiàn)居戈?duì)栱f(Galway)。 游莉,攝影師,生活工作于中國沈陽。 約恩·麥克納米(Eoin McNamee),小說家、編劇。1961年生于北愛爾蘭 唐郡(County Down)的基爾基爾(Kilkeel),目前住在愛爾蘭西部的斯 萊戈(Sligo)。長篇小說《盜尸者》(Resurrection Man)被改編成同名 影片,《藍(lán)色探戈》(Blue Tango)曾入圍布克獎(jiǎng)(The Booker Prizes)。 約恩·麥克納米還創(chuàng)作青少年小說和間諜小說。 科林·巴雷特(Colin Barrett),短篇小說家。1982年生于愛爾蘭西部的梅奧郡(County Mayo)。2013年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說集《格蘭貝的年輕人》(Young Skins)得到文壇廣泛好評(píng),先后斬獲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jiǎng)(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魯尼愛爾蘭文學(xué)獎(jiǎng) (Rooney Prize for Irish Literature)和《衛(wèi)報(bào)》首作獎(jiǎng)(The 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2022年出版了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懷鄉(xiāng)》(Homesickness)。 亞可,自由譯者,譯有《格蘭貝的年輕人》《葡萄牙的高山》《重新派遣》等。 莉薩·麥金納尼(Lisa McInerney),小說家、編劇和編輯。1981年生于愛爾蘭戈?duì)栱f郡首府戈?duì)栱f市的勞工階層家庭。著有三部長篇小說《光榮的異端》(The Glorious Heresies)、《血的奇跡》(The Blood Miracles)和《揭秘的規(guī)則》(The Rules of Revelation)。其中2015年出版的《光榮的異端》獲得2016年英國女性小說獎(jiǎng)(Women’s Prize for Fiction)和德斯蒙德·艾略特獎(jiǎng)(The Desmond Elliott Prize)。2022年,莉薩·麥金納尼出任愛爾蘭重要 文學(xué)雜志《刺人虻》主編。 凱文·巴里(Kevin Barry),1969年生于愛爾蘭西部的利默里克(Limerick), 現(xiàn)居斯萊戈,著有三部短篇小說集和三部長篇小說。首部長篇小說《博海恩城》(City of Bohane)講述2053年一個(gè)被黑幫控制的愛爾蘭西部城市的故事,榮獲2013年國際都柏林文學(xué)獎(jiǎng)。2019年,第三部長篇小說《去丹吉爾的夜航船》(Night Boat to Tangier)入圍布克獎(jiǎng)。凱文·巴里善于運(yùn)用方言俚語寫作,是愛爾蘭當(dāng)代文壇中堅(jiān)力量。 倪芙瑞蓮(Niamh Cunningham),視覺藝術(shù)家,已經(jīng)在北京工作了十多年。 她的作品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深刻的見解,并與集體轉(zhuǎn)變這一主題相關(guān)。她主要從事繪畫,也采用綜合媒材和攝影工藝開發(fā)新技術(shù),比如她的作品“蔗糖系列”。倪芙瑞蓮于2010年在布拉格開始創(chuàng)作肖像系列,多幅肖像作品多次在 各地展出,她在其肖像作品中探索已知與未知、認(rèn)知與感知二者之間的空間。光線與透明度常常是其作品特色。在迪拜舉辦的兩次個(gè)人展覽確立了倪芙瑞 蓮在城市景觀和水域景觀繪畫領(lǐng)域的聲譽(yù)。倪芙瑞蓮一直積極參與在中國舉 辦的跨文化藝術(shù)項(xiàng)目,2012—2016年,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中國愛爾蘭文化節(jié)“愛爾蘭浪潮”系列展覽,她是聯(lián)合策展人;2015年10月,展覽“私密的 傷痕”北京站在798藝術(shù)區(qū)映畫廊舉辦,她是北京聯(lián)合策展人。 路易絲·肯尼迪(Louise Kennedy),小說家。在北愛爾蘭唐郡的霍利伍德(Holywood)長大。在成為作家前,路易絲·肯尼迪做過近三十年的廚師。她的短篇小說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xù)入圍《星期日泰晤士報(bào)》短篇小說獎(jiǎng)(The Sunday Times Short Story Award),著有短篇小說集《世界的盡頭是斷頭路》(The End of World is a Cul de Sac)和長篇小說《侵入》(Trespasses)。目前她和家人住在斯萊戈。 丹妮爾·麥克勞克林(Danielle McLaughlin),短篇小說家,來自科克郡(County Cork)。原是律師,后來因病不得不放棄這份工作,四十歲開始創(chuàng)作小說。2015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說集《異星恐龍》(Dinosaurs on Other Planets)。近年來,她的短篇小說獲得越來越多的獎(jiǎng)項(xiàng),包括威廉·特雷弗/伊麗莎白·鮑恩國際短篇小說競賽(William Trevor/Elizabeth Bowen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Competition)、溫德姆-坎貝爾獎(jiǎng)(Windham- Campbell Prizes)等。2019年,短篇小說《部分獲救者名單》(“A Partial List of the Saved”)獲《星期日泰晤士報(bào)》短篇小說獎(jiǎng)。2021年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墜落的藝術(shù)》(The Art of Falling)。 簡·卡森(Jan Carson),1980年生于北愛爾蘭北部的巴利米納(Ballymena), 現(xiàn) 居 貝 爾 法 斯 特 。2 0 1 4 年 出 版 首 部 長 篇 小 說 《 馬 爾 科 姆 · 奧 林 奇 失 蹤 了》(Malcolm Orange Disappears),隨后出版短篇小說集《孩子的孩子》(Children’s Children)和兩部微型小說集。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引火物》(The Fire Starters)獲得歐盟文學(xué)獎(jiǎng)(European Union Prize for Literature)。 簡·卡森也為社區(qū)老年人組織文化藝術(shù)活動(dòng)。 梅拉圖·烏切·奧科里(Melatu Uche Okorie),尼日利亞裔愛爾蘭作家。 1975年生于尼日利亞埃努古(Enugu),2006年帶著襁褓中的女兒搬至愛爾蘭生活至今。2018年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小旅館的這日子》(This Hostel Life)向愛爾蘭讀者展現(xiàn)了非洲裔移民的邊緣生活,引起關(guān)注,被愛爾蘭國家歌劇院改編成歌劇。目前她正在都柏林圣三一學(xué)院攻讀教育學(xué)博士學(xu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