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者簡介:弗雷德里克•沃茨(FrederickWertz): 博士,福特漢姆大學 (Fordham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系主任, 2020 年退休并任榮譽教授。 他曾榮獲科學領(lǐng)域的杰出教學獎、美國心理學會質(zhì)性研究杰出貢獻獎。 他的學術(shù)研究聚焦于心理學哲學、方法論、理論和文化語境的領(lǐng)域。他 曾擔任《現(xiàn)象學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和 《理論與哲學心理學通報》(Bulletin of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的編輯;編著《心理學中的質(zhì)性研究進展:主題與變化》(Advanc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Themes and Variations );編 輯《人本主義運動: 復蘇心理學中的人》(The Humanistic Movement: Recovering the Person in Psychology)。沃茨博士還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多個分會的主席,包括理論與哲學心理學分會、人本主義心理學分會、心理學質(zhì)性研究分會等,也曾是北美現(xiàn)象學家跨學科聯(lián)盟(Interdisciplinary Coalition of North American Phenomenologists)的主席。 目前他是美國心理學會代表理事會成員。主要譯者簡介:王曦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哈佛大學橫向博士后。2015 年美國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訪問學者。2018—2019 年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鄭鋼訪問學者。2019—2020 年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王曦影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青年研究、教育社會學、質(zhì)性研究方法、性別暴力、性教育、校園欺凌、親密關(guān)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