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著作《大學》提出了一個治國安邦、經世濟民的間架。它要通過知與行達到至善,它使德育過程不僅是知、情、信、意、行的過程,而且深化了“行”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它與家、國、天下聯(lián)系起來。當代德育需要目標樹,它為德育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觀念提供了一個普遍的、規(guī)范性的“間架”,規(guī)定了德育行為應當具有什么樣性質并且應當如何進行,為教育實踐提供了基本的標準和行為秩序,讓德育實踐成為一種具有價值意義的行動,使德育行為由被動走向主動、由自在走向自為、由自發(fā)走向自覺。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依據(jù)目標樹方法分析《大學》間架,建構身、家、 國、天下的當代目標體系,尋找間架與當代人格塑造的契合之處,旨在通過吸取《大學》間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精華,構建當代德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