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EAHE簡介 1
1.2 EAHE改善建筑室內熱環(huán)境的原理 2
1.3 EAHE與建筑本體蓄熱耦合效應簡述 5
1.3.1 建筑本體蓄熱對室內空氣溫度的調節(jié)作用 5
1.3.2 EAHE與建筑本體蓄熱耦合的多重時間尺度性與非線性 6
1.4 本書主要內容 7
參考文獻 8
第2章 通風與建筑本體蓄熱非線性耦合模型 11
2.1 恒定通風氣流與建筑本體蓄熱耦合 11
2.1.1 Yam等的模型及解析解 11
2.1.2 周軍莉等的模型 12
2.1.3 改進的模型 14
2.1.4 改進的模型與現有模型的對比 16
2.2 熱壓驅動通風氣流與建筑本體蓄熱非線性耦合 18
2.2.1 Yam等的模型及啟示 19
2.2.2 基于傅里葉級數表達的模型及其近似解 19
2.2.3 模型驗證與新現象解釋 27
2.2.4 漸近解的應用價值討論 33
參考文獻 34
第3章 動態(tài)室外熱環(huán)境下的EAHE換熱模型 35
3.1 室外空氣溫度與土壤原始溫度表征 35
3.1.1 室外空氣溫度與綜合溫度 35
3.1.2 土壤溫度分布 37
3.2 圓形截面EAHE換熱模型 39
3.2.1 EAHE周圍土壤的過余波動溫度 39
3.2.2 拉普拉斯變換簡述 40
3.2.3 EAHE周圍土壤動態(tài)導熱過程的數學描述 41
3.2.4 EAHE出口空氣溫度解析式 43
3.2.5 圓形截面EAHE數值模擬 44
3.3 扁平截面EAHE換熱模型 46
3.3.1 EAHE周圍土壤的動態(tài)導熱過程 48
3.3.2 EAHE出口空氣溫度解析式 50
3.3.3 扁平截面EAHE數值模擬 51
3.4 圓形截面EAHE與扁平截面EAHE的性能對比 52
3.4.1 圓形與扁平截面EAHE埋管周圍土壤溫度分布 52
3.4.2 圓形與扁平截面EAHE換熱性能對比 55
3.4.3 關鍵參數對兩種截面EAHE出口空氣溫度波動特性的影響 58
3.4.4 截面寬高比對扁平截面EAHE換熱性能的影響 60
3.5 EAHE熱濕耦合傳遞模型初探 62
3.5.1 模型假設 62
3.5.2 EAHE周圍土壤的動態(tài)導熱過程 65
3.5.3 熱濕耦合傳遞模型控制方程 67
3.5.4 實驗驗證 70
3.5.5 模型局限性評述 76
參考文獻 76
第4章 風量恒定的EAHE與建筑蓄熱的耦合效應 78
4.1 EAHE與建筑本體蓄熱耦合效應的形成 78
4.2 EAHEMV與建筑本體蓄熱耦合的數學模型 79
4.2.1 EAHE管內空氣與土壤的換熱模型 79
4.2.2 EAHE與建筑蓄熱耦合模型 87
4.2.3 實驗驗證 91
4.3 EAHEMV與建筑本體蓄熱耦合效應的影響因素 94
4.3.1 影響年周期室內空氣溫度的參數 94
4.3.2 影響日周期室內空氣溫度的參數 96
4.4 案例分析 98
參考文獻 100
第5章 熱壓驅動通風的EAHE與建筑本體蓄熱耦合效應 101
5.1 EAHEBV模式的原理 101
5.2 EAHEBV模式的數學模型 102
5.2.1 模型假設 102
5.2.2 理論模型的控制方程 102
5.2.3 控制方程的拆解及無量綱化 104
5.2.4 模型求解 105
5.3 EAHEBV模式數值模擬 108
5.3.1 模擬算例 108
5.3.2 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110
5.4 EAHEBV、EAHEMV與BV模式的性能對比 113
5.4.1 案例介紹 114
5.4.2 結果討論與分析 114
參考文獻 118
第6章 以室內熱環(huán)境調控需求為導向的EAHE逆向匹配理論 120
6.1 EAHE調控建筑室內熱環(huán)境的正向模型回顧 120
6.1.1 EAHE出口空氣溫度的波動特征 121
6.1.2 建筑室內空氣溫度的波動特性 123
6.2 EAHE逆向匹配方法 124
6.2.1 逆向匹配方法的基本思路 124
6.2.2 調控目標的確定 125
6.2.3 滿足調控需求的EAHE出口空氣溫度特征波動參數 126
6.2.4 EAHE參數的確定 129
6.2.5 逆向匹配方法的流程 132
6.3 逆向匹配方法的驗證 134
6.3.1 模擬案例 134
6.3.2 調控目標達成度分析 135
6.4 建筑本體參數與EAHE參數的互補效應 136
參考文獻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