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鸞翔日記和詩詞集的入藏和出版,就是“清華史料和名人檔案征集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汪鸞翔(1871-1962),年輕時曾考中秀才、舉人,參與過戊戌維新,而后在湖北、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的學校任職任教,1918年入職清華學校任國文教員,清華成立大學部后任國文系教授并在哲學系兼課,1928年離開清華,后曾為溥儀家族子弟私人授課,新中國成立后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特別是1924年在清華學校任教期間,他成為清華校歌的詞作者。2018年恰逢汪鸞翔入清華工作100周年,他的長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汪端偉先生將汪鸞翔的大量資料分類整理,捐獻給清華大學,使這位早期清華人留下的歷史文物重回清華園。其中,有汪鸞翔先生當年創(chuàng)作校歌歌詞時刻印的歌片,有時間跨度40年的72本日記和囊括作品數千件的25本詩集,有清華學校時期的文告、考卷、教程、刊物,有汪鸞翔先生親筆撰寫的文章手稿、創(chuàng)作的自畫像,以及友人交往中收到的信函、壽誕賀詞等。為使當今清華師生了解這位前輩師者的學養(yǎng)風范,并感謝汪端偉先生的慷慨捐贈,清華大學檔案館、校史館于2018年9月舉辦了“汪鸞翔先生入校工作百年紀念暨珍貴史料捐贈展”。校黨委原書記、校史編委會副主任賀美英等領導、嘉賓出席了展覽開幕式。校史館、檔案館編印了《汪鸞翔先生與清華校歌》史料冊。此后,汪鸞翔先生的珍貴檔案史料又在清華大學校史館的基本陳列——110年校史展及清華學風展等多個專題展覽中展出。套裝內含:《汪鸞翔文集1·日記卷(上冊)》《汪鸞翔文集2·日記卷(下冊)》《汪鸞翔文集3·詩詞卷(上冊)》《汪鸞翔文集4·詩詞卷(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