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胡適、蔡元培、王云五、林語堂、豐子愷、朱光潛、馬寅初等30年代就令人矚目、今天更令人追懷的學者、文化人士,向青年讀者懇談讀書經驗。讀書的“價值”易讓人懂,讀書的“方法”卻難人人能求:“同樣一本書,懂得方法的人讀了,可以獲得智識,應付環(huán)境;反之,不懂方法的人,讀了卻一無所得,反博得‘書呆子’的綽號。”所以“把國內聞名的學者教授們”的“讀書經驗匯集起來”,“供讀書青年的參考”,這在民國“是讀書界所急切需要的一件事”,在今天這樣的讀書環(huán)境與風氣下,恐怕同樣急切。本書各位作者雖然經歷、專業(yè)、性情各有不同,具體觀點、方法也各有門道,但對讀書方法的誠懇介紹,卻都相當一致。希望讀者閱覽這本小書時,各取所需,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也找到自己讀書治學的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