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
1.1 概述 1
1.2 城市交通設計的目標 1
1.3 交通設計與道路工程設計 2
1.4 城市交通設計的內容 3
1.5 城市交通設計的發(fā)展歷史 3
復習思考題 4
第2章 城市交通設計的基礎 5
2.1 概述 5
2.2 城市交通設計的理論基礎 6
2.3 城市交通設計的原則 7
2.4 城市交通設計的核心要素 10
2.4.1 駕駛任務 10
2.4.2 信息傳輸 10
2.4.3 人因理論 13
2.5 城市交通設計的層級結構與步驟 17
2.5.1 城市交通設計的層級結構 17
2.5.2 城市交通設計的步驟 18
2.6 城市交通設計的依據 19
復習思考題 22
第3章 城市交通資源配置與網絡設計 23
3.1 概述 23
3.2 城市交通設計體系 23
3.3 城市交通資源配置設計 24
3.3.1 交通資源的定義 24
3.3.2 交通資源配置設計 25
3.3.3 交通資源配置設計的原則 25
3.3.4 交通資源配置設計的主要內容 25
3.4 城市交通網絡結構設計 28
3.4.1 城市交通網絡布局類型 28
3.4.2 考慮道路等級的網絡結構設計 31
3.5 城市交通網絡銜接設計 32
3.5.1 概述 32
3.5.2 道路位階差 33
3.5.3 出入口間距 33
3.5.4 變速車道 34
3.5.5 快速路出入口與鄰接平面交叉口的銜接段 34
3.6 城市交通網絡組織設計 36
3.6.1 城市交通微循環(huán)網絡設計 36
3.6.2 單向交通組織設計 37
3.7 城市交通無障礙設計 41
3.7.1 無障礙設計 41
3.7.2 無障礙設計的對象 42
3.7.3 無障礙設計的基本原則 42
3.7.4 無障礙設計的主要內容 43
復習思考題 43
第4章 城市道路交通空間設計 44
4.1 概述 44
4.2 城市道路交通空間設計體系 45
4.2.1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與城市設計 46
4.2.2 前瞻和目標 50
4.2.3 設計評估過程 50
4.3 城市道路功能定位與網絡銜接設計 55
4.3.1 道路功能 55
4.3.2 道路層次等級 56
4.3.3 道路的功能和層次 58
4.3.4 網絡銜接 62
4.3.5 上下游交叉口交通協(xié)調設計 63
4.3.6 道路交通安全設計 64
4.4 城市道路網絡交通流優(yōu)化組織設計 67
4.4.1 道路層次和等級 68
4.4.2 道路和設施 68
4.4.3 智能交通 69
4.4.4 步驟 70
4.4.5 數據采集 71
4.4.6 交通模型 72
4.4.7 方案設計和評估 73
4.5 城市道路橫斷面交通設計 74
4.5.1 設計過程 74
4.5.2 道路等級 75
4.5.3 道路通行能力 76
4.5.4 設計車速 76
4.5.5 服務水平 76
4.5.6 停車視距 77
4.5.7 機動車道 78
4.5.8 橫斷面 80
4.5.9 其他 83
4.6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設計 84
4.7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統(tǒng)設計 93
4.7.1 概述 93
4.7.2 步行系統(tǒng) 93
4.7.3 自行車道系統(tǒng) 98
4.8 城市道路沿線進出交通設計 103
4.8.1 對土地開發(fā)的控制和管理 103
4.8.2 道路銜接設計 104
4.9 城市道路環(huán)境和景觀設計 105
4.9.1 城市設計 106
4.9.2 空間尺度 107
4.9.3 景觀 108
4.9.4 路邊設施 109
4.9.5 綠化 111
復習思考題 111
第5章 城市公共交通設計 112
5.1 概述 112
5.2 城市公交線網設計 113
5.2.1 線網設計方法 113
5.2.2 線網設計目標及約束條件 115
5.2.3 線網優(yōu)化設計 117
5.3 城市公交??空驹O計 121
5.3.1 ??空疚恢眠x擇 121
5.3.2 ??空绢愋瓦x擇 123
5.3.3 ??空疽?guī)模設計 125
5.4 城市公交專用道設計 127
5.4.1 常規(guī)公交專用道設計 127
5.4.2 快速公交專用道設計 129
5.5 城市軌道交通站銜接設計 132
5.5.1 站點銜接設計機理分析 132
5.5.2 軌道交通銜接的換乘樞紐設計 133
5.5.3 基于軌道交通銜接的常規(guī)公交站點設計 135
5.5.4 基于軌道交通銜接的快速公交站點設計 137
5.5.5 城市軌道交通銜接的換乘優(yōu)化設計案例 139
復習思考題 141
第6章 城市交通樞紐交通設計 142
6.1 概述 142
6.2 城市交通樞紐的基本內容 143
6.2.1 城市交通樞紐的功能 143
6.2.2 城市交通樞紐的作用 144
6.2.3 交通樞紐的分類 145
6.2.4 城市交通樞紐的構成 147
6.3 城市交通樞紐交通設計的基本內容 151
6.3.1 樞紐交通設計基本概念 151
6.3.2 樞紐交通設計基礎資料 151
6.3.3 樞紐交通設計需求分析 152
6.3.4 樞紐交通設計要素 154
6.3.5 樞紐交通設計目標與原則 154
6.3.6 樞紐交通設計流程 158
6.4 城市交通樞紐內乘客行為分析 159
6.4.1 乘客步行的基本行為特征 159
6.4.2 交通樞紐設施的步行環(huán)境特征 162
6.4.3 樞紐步行設施的乘客行為特征 163
6.5 城市交通樞紐交通設施設計的方法 165
6.5.1 空間資源的總體布局設計 165
6.5.2 交通銜接與客流換乘模式設計 173
6.5.3 樞紐交通的細化設計 180
6.6 城市交通樞紐交通流線優(yōu)化與組織設計 181
6.6.1 樞紐交通流線優(yōu)化設計 181
6.6.2 樞紐行人交通組織 184
6.7 城市交通樞紐客流導向標識設計 186
6.7.1 客流導向標識服務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 186
6.7.2 客流導向標識服務系統(tǒng)的劃分 187
6.7.3 客流導向標識的類型 188
6.7.4 客流導向標識服務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 189
6.7.5 客流導向標識服務系統(tǒng)的設計評價 190
6.8 城市交通樞紐交通設計評價 191
6.8.1 樞紐交通設計評價的指標體系 191
6.8.2 樞紐交通設計評價的一般步驟 191
6.9 城市交通樞紐交通設計案例 192
6.9.1 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192
6.9.2 香港西九龍綜合交通樞紐 195
復習思考題 200
第7章 城市停車交通設計與管理 201
7.1 概述 201
7.1.1 停車場的概念 201
7.1.2 停車場分類 202
7.1.3 停車問題概況 205
7.2 城市停車體系 208
7.2.1 停車行為過程及其交通設計內容 208
7.2.2 停車設施功能定位分析 209
7.2.3 設計目標及方法體系 212
7.2.4 設計基本內容 212
7.3 城市停車配建指標 213
7.3.1 停車配建指標的演變 213
7.3.2 城市建筑物停車場配建標準制定模式 215
7.3.3 城市建筑物停車場配建標準 218
7.4 城市路外停車場交通設計 224
7.4.1 城市路外機動車停車場基礎條件分析 224
7.4.2 停車場交通設計 227
7.4.3 路外自行車停車場交通設計 234
7.5 城市路內停車場交通設計 235
7.5.1 路內機動車停車場位置選擇 235
7.5.2 路邊機動車停車場交通設計 237
7.5.3 路邊自行車停車帶設計 243
7.6 停車場(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發(fā)展趨勢 244
7.6.1 自動化立體停車庫 244
7.6.2 停車場(庫)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 245
7.6.3 停車誘導系統(tǒng) 247
7.6.4 共享停車模式 247
復習思考題 248
第8章 交通語言設計 249
8.1 概述 249
8.2 交通語言的體系結構 249
8.2.1 交通語言的定義 249
8.2.2 交通語言基本元素 251
8.2.3 交通語言系統(tǒng) 255
8.3 交通語言設計的原則 257
8.3.1 識認性原則 257
8.3.2 易辨識原則 257
8.3.3 易理解原則 258
8.3.4 適度使用原則 261
8.4 交通語言系統(tǒng)設計 262
8.4.1 道路交通標志設計 262
8.4.2 道路交通標志設置位置及文字尺寸 268
8.4.3 道路交通標線設計 275
8.4.4 交通信號設計 279
8.4.5 慢行交通語言設計 285
復習思考題 289
第9章 城市道路立體交叉交通設計 290
9.1 概述 290
9.1.1 城市立交的概念及組成 290
9.1.2 城市立交的作用 292
9.1.3 城市立交的特點 293
9.1.4 城市立交問題歸納及成因分析 294
9.1.5 城市立交交通設計的基本流程 295
9.2 城市平面交叉交通沖突分析 298
9.2.1 平面交叉的交通運行特點 298
9.2.2 改善平面交叉交通的基本途徑 300
9.3 城市立交的形式 301
9.3.1 城市立交的分類和分級 301
9.3.2 城市立交的主要形式 305
9.4 城市立交選形和交通設計 315
9.4.1 城市立交選形的目的及意義 315
9.4.2 城市立交選形的影響因素 316
9.4.3 城市立交類型的選用 316
9.4.4 城市立交選形的基本原則 317
9.4.5 城市立交選形的基本步驟 318
9.4.6 案例分析 321
9.5 匝道的布設和交通設計 323
9.5.1 匝道的動線分析 323
9.5.2 匝道的基本形式 325
9.5.3 匝道的特性 329
9.5.4 匝道設計依據 330
9.5.5 匝道線形設計標準 332
9.5.6 匝道安全性設計 337
9.5.7 安全設計對策 338
復習思考題 339
第10章 城市交通設計方案評價 341
10.1 概述 341
10.2 城市交通設計方案安全評價 342
10.2.1 直接評價法 342
10.2.2 間接評價法 344
10.3 城市交通設計方案效率評價 347
10.3.1 平面交叉交通設計方案效率評價 347
10.3.2 立體交叉道路交通設計方案效率評價 352
10.3.3 城市綜合客運交通樞紐交通設計方案效率評價 355
10.4 城市交通設計方案評價案例 358
10.4.1 平面交叉方案 358
10.4.2 立體交叉方案 359
復習思考題 360
參考文獻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