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書里書外
003 《歷史的繡像:清代題詠論》的語圖互訪新探索
008 給文學大師拜年
011 重讀魯迅
013 晝讀西廂夜聽琴
016 桃花命薄,扇底飄零
019 血中的白玉耳墜——讀小說《玉卿嫂》
022 船影破碎入濤聲:讀邱華棟《影子教授》
025 文理的選擇與貶斥
028 影片《金剛川》的戰(zhàn)爭底色
031 一部流淌人間溫情的懷舊力作——評央視黃金檔電視劇《人世間》
035 “老作家”們何以保持旺盛的創(chuàng)作力
040 副刊需要“寫給人背的散文
045 且慢經典
048 學習古代作家好榜樣
051 古典名著的實名制
055 魯迅為何不罵曹聚仁
058 舊學者的瀟灑
061 學人的幽默
064 嘲詩的境界
067 喝一勺“雞湯”也不錯
070 “傻心眼兒”是好官
072 給“真人秀”節(jié)目的一封信
075 彰顯贛地文化自信的歷史名片——評黎隆武先生《千古悲摧帝王侯——?;韬顒①R的前
世今生》
078 江南的歌吟——曹寅詩集《楝亭集》中的竹意象
084 《詳注聊齋志異圖詠》的可視性表達及傳播
091 不必苛求作家有翻譯基礎——致“老顧”的一封信
下編 學林走筆
097 構建全媒體時代文藝評論互為圖景
101 古典文學研究 釋放當代價值
103 讓邊塞詩綻放新時代的藝術張力
107 曹寅詩歌的江南意蘊
114 從晏子的“家俗”看家風的形成
119 當下電視劇語言為何缺乏感染力?
126 清代課子圖母教文化的當下意義
132 曹寅詩歌中的酒意象
139 清代乾隆朝佛畫現(xiàn)象考述
159 《聊齋志異·翩翩》的故事情節(jié)來源
166 《桃花扇》中的雅集描寫
174 曹寅詩詞中梅意象特征探微
184 民國藝術期刊助成美術教育的新聲與新變——基于《亞波羅》《亞丹娜》視角的探析
202 論老舍對散文的態(tài)度與學理動機
214 欲望的閘口——疾病視閾下影片《愛》艾滋病敘事的新思索
223 大學生評論建設的創(chuàng)新思考
231 探析重塑紙媒書畫版的意義與路徑
239 戰(zhàn)爭史詩影片《八佰》的美學構建
246 網絡視閾下舞蹈短視頻的氣場與祈向
258 中國紀錄片如何書寫平凡傳奇
267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