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章 梁惠王上譯評
1.1 先仁義而后利益
1.2 與民偕樂故能樂
1.3 五十步笑百步與關愛民生
1.4 做老百姓好的父母官
1.5 施仁政于民,才能仁者無敵
1.6 安定天下的關鍵是民心歸附
1.7 保民而王,天下可運于掌
第二章 梁惠王下譯評
2.1 與民同樂,才能天下歸心
2.2 民以為小與民以為大
2.3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2.4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2.5 好財與好色
2.6 國家治理不好,君王要負責任
2.7 發(fā)現人才、鑒別人才和任用人才
2.8 如何評價以臣弒“君”
2.9 幼而學之與壯而行之
2.10 民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2.11 行仁政如降及時雨
2.12 君行仁政,民親其上
2.13 君王與百姓眾志成城
2.14 茍為善,后世子孫必有王者
2.15 仁人的從之者效應
2.16 要預防臧倉小人
第三章 公孫丑上譯評
3.1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
3.2 浩然之氣與孔子出類拔萃
3.3 以德服人,心悅誠服
3.4 貴德、尊賢、尚能
3.5 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3.6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7 術不可不慎
3.8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3.9 論伯夷與柳下惠
第四章 公孫丑下譯評
4.1 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2 尊德樂道才能有為
4.3 正確對待饋送之禮
4.4 君主和地方官要反思失職
4.5 為官應該盡職進言
4.6 對獨斷專行者好是沉默
4.7 棺槨質量、厚度與孝心
4.8 討伐與殺人的合理性問題
4.9 過則改之與過則順之
4.10 孟子的富貴觀
4.11 臥而不聽的骨氣
第五章 滕文公上譯評
第六章 滕文公下譯評
第七章 離婁上譯評
第八章 離婁下譯評
第九章 萬章上譯評
第十章 萬章下譯評
第十一章 告子上譯評
第十二章 告子下譯評
第十三章 盡心上譯評
第十四章 盡心下譯評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