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上編•詩選
五言
山云
蠟梅
紫藤花下
偶感
登泰岳
陳鈞德藝術與文獻特展觀后
疫情數月,禁足期間,未見春色,卻已入夏
七言
讀報有感
和陳汝衡老師
和傅雪漪先生
贈傅雪漪先生
參觀蘇州戲曲博物館
游洛絕句三首
雁蕩山月
蜀中游四首
溫州江心嶼三首
楠溪江
雁蕩山
相約
遂昌印象
煙雨黃山行
故人
鄉(xiāng)情
梅峰觀島
黃龍秋
九寨溝印象
無悔追夢
蘇州河心語
自嘲
波士頓游詠,步曾永義先生《重訪哈佛》韻
與田仲一成先生同游京都銀閣寺
觀奈良春祭展覽有感
感時
詠鼓
詩人詠
偶題
博物館詠
次韻奉和曾永義先生《七十自詠》
春寒
養(yǎng)傷偶成
次韻奉和王仁杰先生《 三畏齋劇稿自題》
早春
昆明獅子山傳說四首
人生七十
溫州蹤跡五首
園邊杜鵑
昌黎經行處二首
巴黎莎士比亞書店二首
游鑒湖景區(qū)
歲末感懷,和曾永義先生
湯顯祖禮贊
讀湯偶感
鄉(xiāng)愁
回首
撫州尋夢
北京恭王府觀游偶成
合肥古跡三首
小游麻姑山
故國情
閑居吟
庚子即事
泰山日記
曲阜孔廟
壬寅有感
詩馀
虞美人 眼前筆墨撩情緒
浣溪沙 霧鎖江城事事休
菩薩蠻 離居無日知甘苦
清平樂 荊門失守
浣溪沙 世事繁難只獨行
訴衷情 百年大計出鄉(xiāng)關
滿江紅 家住愚園
西江月 倏忽群芳搖落
清平樂 人生行腳
相見歡 荷塘葉敗花蔫
下編•文選
興會
致藝術家
詩人的無弦琴
落花情味
空間的選擇
這個人就是我
學,然后知不足
流行的與古典的
獨重悲劇的文化人
一個“鍾”字奈爾何
也說“美人”
感懷
論劇毋忘宋春舫
他在遙天之上
往事:董每戡先生的來稿
三大體系說與兩種戲劇觀
古虞夫子百年祭
《詞曲通解》弁言
《張崇棣山水畫選》題詞
《明清戲曲家考略全編》序
樂失求之戎——《戲劇的發(fā)生與本質》序
人在,藝術在——“昆大班”六十周年志賀
九山湖情思
小屋的回憶——寄友人
《愚園私語》后記
學思
《金樓子》及其他
誰解驚夢詞
《長生殿》:永恒的遺恨
且說《紅樓》夢
讀《西湖七月半》
說“戲曲”
“湯學”芻議
古典昆曲的青春之歌
走出海派
電視與戲曲
論識
戲劇學
南戲、永嘉雜劇與海鹽腔
琉球演藝初識
中國藝術虛實論
附編
博洽通雅 學人風度
——葉長海先生的治學歷程(劉慶)
沉潛于藝術的學者(王淑瑾)
對話:八十年代兩代人(程梅笑)
傳道黌門六十春——葉長海教授訪談錄(朱光)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