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世紀中國神話學簡史
1998-1999年神話研究述評
走出西方神話的陰影——論中國神話學界使用西方現代神話概念的成就與局限
論神圣敘事的概念
從神話學立場論夏朝的存在
論《藝文志》中“形法家”的涵義——從漢代知識形態(tài)的特點把握《山海經》的性質
《山海經》西王母的正神屬性考
《山海經》對異族的想象與自我認知
從“小說家言”到“神話之淵府”——關于中國現代神話學對《山海經》經典地位的塑造
論古代昆侖神話的真實性——古人為什么要探索昆侖的地理位置
啟母石神話的結構分析——兼論神話分析的方法論問題
射日神話的分析與理論驗證——以臺灣布農族射日神話為例
月亮的圓缺變化與不死觀念——論中國古代神話中月亮的能指與所指
世俗的兔子與神圣的兔子——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兔子形象的考察
從何處尋找中國神話的民族特點?——由狹隘的比較神話學眼光帶來的問題
重新思考神話的思想意義
陶瓷、冶煉人祭傳說再探——兼論民間傳說的研究方法
再論中韓兩國陶瓷、冶煉行業(yè)人祭傳說的比較
作為時間想象的節(jié)日
重新審視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命運——以新文化運動對傳統節(jié)日的批判為例
二十四節(jié)氣:精英與民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簡明物候歷
春節(jié)(舊歷新年)風俗的歷史淵源、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
論春節(jié)的科學性、神圣性與藝術性——清理科學至上主義對春節(jié)習俗的謬見
從端午節(jié)爭端看中韓兩國的文化沖突
端午節(jié)意義的分裂——談談知識分子對端午節(jié)的愛國主義闡釋
端午梟羹考
七夕節(jié)起源研究中史料的恢復問題
中國民俗學未來發(fā)展的三個基本問題
論中國隱士文化的成立與發(fā)展——中國人的隱居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