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王端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張敢
《美術》雜志副主編、編審盛葳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葛玉君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
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副理事長祝安順
歷史學者、《山海經全本譯注精解》作者孫見坤
為自我探路,為時代尋光——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副理事長、深圳市金聲玉振黃金與 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中華經典教育三十年》作者祝安順
筆下的·心中的·于蓮的《莊子》——知名歷史學者、《山海經》(入選新華薦書年度十大好書)譯注者孫見坤
如蓮的喜悅——獨立藝評人李昱坤
自序一:寫在《畫說莊子》之前的話
自序二:為何愛莊子
第一階段
莊子身處的時代似乎離我們太過遙遠了,我們只知莊子思想的玄妙,卻從未真正走近莊子。實際上,莊子的筆底不只有佶屈聱牙的高深哲理,更有恣意乘風的逍遙鯤鵬,餐風飲露的姑射神女,悵然若失的迷離幻夢……他是先秦春草蘇生的荒野上且歌且吟的行者,將翩然的思緒化作澄澈的文字,鐫刻在蝶翼之上。讓不可捕捉的微茫道義,閃爍于風趣幽默的寓言之間。在這一階段,作者用了十七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引導我們與莊子的初次會晤,并匠心獨運,用明麗的畫筆,精心描繪出每一個故事場景。走進莊子超然高蹈的境界,我們或許會明白:縱然千年一瞬,白露會融為河漢的塵泥,沙洲亦再無關關和鳴,但思想的星芒永遠不會熄滅,還將燭照一個嶄新的、更加璀璨的千年。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小知不及大知
朝三暮四
鯤鵬之變
愛馬之人
列子御風
大葫蘆的妙用
藏舟于山
籠中的野雞
沉魚落雁
莊周夢蝶
許由不受天下
井底之蛙
螳臂當車
庖丁解牛
藐姑射山的神仙
第二階段
初識莊子之后,我們對莊子的思想或許仍一知半解,彷佛行于隔岸;又或許已然食髓知味,想更加深入地叩問莊子精神的內核。其實在人生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遭遇莊子筆下的困境,我們也會在相濡還是相忘的抉擇中進退維谷,也會在不可為時試圖以臂當車,也會圉于樊籠之中卻不愿安之若命……雖然我們無法達到如莊子一般純粹忘我的的境界,但可以從先哲的智慧中窺得生命之義,尋得破解之法,實現自我療愈。在這一階段,作者將帶領我們從思辨的角度,更深層次地探索莊子的人生意趣,繼續(xù)用油畫熱烈的色彩再現《莊子·內篇》中的文學情節(jié)。我們不妨繼續(xù)讀下去,沿著千年之前宋國的阡陌繼續(xù)徐行,參悟莊子思想的玄妙,于水窮云起處,淡看人間的妍媸。
◎ 逍遙游
鯤鵬之變,化出心靈的遼闊
《逍遙游》
◎ 齊物論
莊周夢蝶,心歸一統處
《齊物論》
◎ 養(yǎng)生主
庖丁解牛,天人合一
《養(yǎng)生主》
◎ 人間世
螳臂當車,不如待時安命
《人間世》
◎ 德充符
兀者王駘,形缺神全
《德充符》
◎ 大宗師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宗師》
◎ 應帝王
渾沌之德,無有是吾鄉(xiāng)
《應帝王》
◎ 后記
不得已下的安之若命
◎附錄一
無琢之美
◎ 附錄二
“畫說莊子”后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