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將一切符號與圖像元素轉化為視覺語言的可能性,形成有意義、可溝通的語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關于圖像的基本詞匯、語法、結構,進而使用圖像語匯傳遞思想和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創(chuàng)造能力、形與色調的能力、鑒賞能力與表達能力。掌握語匯元素與秩序的基本原理,認識形與色的體系,實驗構成的思維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現(xiàn)方法。訓練學生的圖形與圖像本體性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課程的訓練,盡可能地將圖形與圖像本體性規(guī)律濃縮理解,并初步消化應用。要求學生在課程中運用“帶著概念、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實現(xiàn)突破”的原則。在圖像學語境下,以形象記錄為訓練內容,通過大量的熟悉事物陌生化訓練,使得學生在擺脫認知慣性的同時,進入了真實“看”的狀態(tài)中,從而超越常規(guī)化的客觀觀念和理解,體驗到了具有個體化立場的真實觀察行為,建立起了對個體化認知經驗與認知方法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