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懂孩子,才有真教育
父母與孩子,到底誰更懂誰?
為什么父母很難讀懂孩子?
讀懂孩子為什么很重要?
第2章 科學家庭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鼓勵而不是挑剔
做溫和的隊友
不要迷信獎賞和懲罰
使用規(guī)則和慣例
穩(wěn)定地堅持
讓孩子承擔行為后果
相互尊重
少拍“蒼蠅”
不要憐憫孩子,避免過度保護
少說,堅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35
把錯誤當成學習成長的機會37
花時間訓練孩子38
有質量的陪伴39
贏得孩子的合作39
有限制的選擇41
警惕自己的恐懼和心理“包袱”43
傾聽,而不是急于評論和建議44
“和”孩子說話,而不是“對”孩子說45
定期家庭會議46
不輕易介入爭執(zhí)47
第3章“不良”行為目的1:個性化探索與適應行為
家長愛貼“不良行為”標簽的原因
個性化探索與適應行為的表現
理解孩子的個性化探索與適應行為
個性化探索與適應行為的判斷方法
合理應對個性化探索與適應行為
第4章不良行為目的2:尋求過度關注
孩子尋求過度關注的原因
尋求過度關注的表現
尋求過度關注背后的觀念及判斷方法
應對尋求過度關注的方法
第5章不良行為目的3:追求權力和支配
孩子追求權力和支配的原因
追求權力和支配的表現
孩子爭奪權力時所持觀念及判斷方法
親子之間陷入權力之爭,家長怎么做
第6章不良行為目的4:報復
孩子產生報復心理的原因
孩子報復時的行為表現
報復行為背后的觀念及判斷方法
應對持有報復行為孩子的方法
第7章不良行為目的5:過度追求人際認可
孩子過度追求人際認可的原因
過度追求人際認可的表現
過度追求人際認可時孩子所持觀念及判斷方法
應對過度追求人際認可孩子的方法
第8章不良行為目的6:尋求過度刺激,釋放情緒壓力
孩子尋求過度刺激的原因
孩子尋求過度刺激的行為?現
孩子尋求過度刺激時的觀念及判斷方法
應對尋求過度刺激孩子的方法
第9章不良行為目的7:過度回避壓力
孩子過度回避壓力的原因
過度回避壓力的表現
過度回避壓力背后的觀念及判斷方法
孩子過度回避壓力,家長怎么辦?
第10章不良行為目的8:自暴自棄
孩子自暴自棄的原因
孩子自暴自棄的表現
孩子自暴自棄時所持觀念及判斷方法
孩子自暴自棄,家長怎么辦?
第11章給家長和孩子的留言回信
給家長的回信
為什么孩子總愛亂拿別人的東西?
該不該戳破孩子不靠譜的夢想?
怎么做才能彌補對孩子的傷害?
孩子瀏覽不良網站如何引導?
被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仇視怎么辦?
該不該把家里的財務狀況告訴孩子?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給孩子的回信
讀書好難,為什么不能簡單輕松點?
有人和我一樣不自信嗎?
被家人誤解,有報復心理怎么辦?
父母爭吵不休,作為孩子怎么辦?
如何理解公平?
讀書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為什么有些人總喜歡讓我“出糗”?
第12章 案例:逆反厭學的孩子與成功父母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