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問題的由來
二、選題的價值和意義
(一)本研究的理論價值
(二)本研究的實踐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一)在法治評估相關的理論研究方面
(二)在地方法治指數的經驗介紹、總結與推廣延伸方面
(三)反思量化法治的研究方面
(四)與法治評估有關的權利與法治關系的研究方面
四、本書研究的主要問題和主要觀點
(一)主要問題
(二)本書的主要觀點
五、本書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章 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及相關概念的厘定
一、“法治”的概念
(一)理論或者思想維度的法治概念
(二)現實或者實踐維度的法治概念
(三)本書對“法治”概念的理解
二、“法治評估”的概念
三、“法治指數”的概念
四、“法治建設指標體系”的概念
第二章 法治建設指標體系發(fā)展的概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法治建設指標體系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
(一)國外有關法治評估指標體系的早期探索和實踐
(二)世界上的非政府組織對法治評估指數的發(fā)展
(三)“世界正義工程 (WJP)”的法治指數對量化法治評估的發(fā)展
(四)國外政府機構對法治指數的實踐性探索
二、我國法治建設指標體系的類型
(一)國家層面的法治建設評估
(二)地方法治建設指標評估體系的類型
三、法治評估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法治評估指標體系可能存在的價值取向上的問題
(二)法治評估指標體系可能存在的“地方化”傾向
(三)法治評估可能存在的“績效化”問題
(四)法治評估指標體系設計的具體問題
四、法治建設指標體系研究的反思
(一)明確地方法治評估體系“指數”的價值導向
(二)充分認識地方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各種錯誤觀念
(三)著力解決和處理好法治評估過程中的幾對基本關系
(四)重點破解法治評估中存在的“唯績效主義”評估邏輯
第三章 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的權利指數問題
一、權利指數的概念化問題
二、權利指數設計中“權利”概念化的理論維度
三、權利指數的基本內容和功能
(一)權利指數的基本內容
(二)權利指數的功能
四、權利指數評價的反思
(一)描述權利質量的物理學視角:從外在視角評估“權利質量”問題
(二)描述權利質量問題的管理學視角:作為管理現象的權利質量現象
(三)描述權利質量的社會學視角:社會賦權
(四)權利指數是法治指標體系中重構權利質量判斷的基本尺度
第四章 域外法治建設中權利指數的實踐
一、域外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的設定模式
(一)權利保護模式設計的權利指數
(二)基本權利模式設計的權利指數
(三)權利指數設計和評定的主觀化模式
(四)權利指數設計的差異化模式
(五)因權利指數設計的不同視角而產生的模式
(六)因權利指數獨立化程度不同而產生的模式
二、域外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設定的局限
(一)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設計存在的局限性
(二)“世界正義工程”法治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設計存在的局限性
三、域外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設定的啟示
第五章 中國法治建設指標體系權利指數的設計
一、中國法治指標中權利指數設定的意義
(一)權利指數設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應有的題中之義
(二)權利指數的設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fā)展和完善的重要方面
(三)權利指數的設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完善的必然要求
(四)權利指數的設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具體任務
二、中國法治建設中權利指數設定的現狀
(一)中國法治實踐中的權利發(fā)展的總體情況
(二)法治評估指標體系中的權利指數狀況
三、中國法治建設中權利指數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法治評估指標體系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法治評估指標體系在權利指數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
四、中國法治建設中權利指數設計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法治評估應遵循的價值導向
(二)中國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五、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的量化方法
(一)現有法治建設指標體系量化方法及其反思
(二)完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量化方法的可行性舉措探討
(三)分析方法的改進策略
六、中國法治建設中權利指數設計的基本方案
(一)在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設定權利指數的基本要求
(二)在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設定權利指數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
(三)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的權重確定原則
第六章 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的相關問題
一、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設定中存在的主體問題
(一)當前法治建設指標體系設定和評估主體的特點
(二)對內部主體模式的反思
(三)對外部主體模式的反思
(四)法治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設定在主體模式完善方面應當注意的相關問題
二、法治建設指標體系中權利指數的設定及評估程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