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

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

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

定 價:¥28.00

作 者: 蔡英文 著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1488831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漢娜·阿倫特被公認為20世紀偉大的政治哲學家之一。親身經歷德國魏瑪共和的民主危機,以及納粹政權的種族迫害,阿倫特深刻反省西方現(xiàn)代性的困厄,并具體闡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各個暗流如何醞釀出極權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進而推動極權政體的恐怖統(tǒng)治。在極權主義全然摧毀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有效性之后,阿倫特殫精竭慮地重新發(fā)掘深藏于這已破碎失效的傳統(tǒng)里尚可以引導我們實踐的理念資源。她深入剖析現(xiàn)代人的基本處境,進而思索在“后-極權主義”的境況中,人的政治行動如何可能兼具參與熱情與明智判斷,開創(chuàng)出自由的公共空間與恒定的公共世界。本書對阿倫特的政治思想做了全面的解釋,在華文世界中,是本系統(tǒng)闡釋阿倫特政治思想的專著。

作者簡介

  蔡英文,1952年生于臺灣,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政治研究所博士,劍橋大學政治與社會學系訪問學者。現(xiàn)為臺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及政治思想專題研究中心執(zhí)行長。

圖書目錄

自序
緒論
章 極權主義與西方現(xiàn)代性
極權主義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控制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與極權主義興起的歷史條件
群眾與極權主義運動
“猶太人命運”與西方現(xiàn)代性之限制
民族國家、民族主義與基本人權
西方現(xiàn)代性之反思
第二章 政治思辨的取向
卸除形而上學之根基
對政治哲學傳統(tǒng)之批判
翻轉表象與實在之形而上學兩元論
不著形而上學根基的政治思辨
第三章 行動之理論
實踐之概念的基本含義
勞動生產的現(xiàn)象本質
“制造”或“工作”的活動形態(tài)
“實踐”的活動形態(tài)
第四章 公共空間的開展
極權統(tǒng)治與公共領域的銷毀
公共空間的主義界定
公共領域的兩種模式
共和主義的自由觀念
公共領域理論與行動理論
公共空間與現(xiàn)代市民社會
公共空間的議題
第五章 歷史敘事一人的自我認同
第六章 政治與道德之間的糾葛
公民之美德
政治美德與個人道德意義的含混性
政治之惡與內省之良知
判斷與政治實踐
小結
第七章 革命、人民主權與制憲權
自由之深淵
制憲權力與創(chuàng)制基礎的正當性
法國大革命的“制憲權”與人民意志
偉大不朽之立法者
美國革命的憲政共和主義理想
孟德斯鳩的“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
結語
第八章 國家主權的決斷與公民的政治參與
友與敵的分判,以及國家主權之決斷論
公共領域與公民之政治行動
兩種對立的解釋模式及其歷史資源
問題與討論
結語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