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日知錄》一書被譽為清代考據(jù)學的開山之作,自問世以來至今已有350多年,但對《日知錄》版本的研究仍有較多空白。本書重點對《日知錄》的八卷刻本和八卷稿本,三部三十二卷清抄本及黃侃《校記》,遂初堂和經義齋兩種三十二卷刻本及其翻刻本,清代陳訏、孫瀧、李富孫、丁晏、何焯、譚獻諸家批校本,文淵閣、文津閣、文瀾閣《四庫全書》本及文淵閣抽毀本,以及黃汝成《日知錄集釋》的編纂體例,做出系統(tǒng)的梳理,認為《日知錄》一書有顧炎武稿本、符山堂八卷刻本、清初三十二卷舊抄本、遂初堂三十二卷刻本、《四庫全書》抄本、西草廬《日知錄集釋》本,共六個系統(tǒng),亦即六種形態(tài)。本書是*部全面調查和考究《日知錄》版本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