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站在美妙新世紀的門坎上

站在美妙新世紀的門坎上

站在美妙新世紀的門坎上

定 價:¥135.60

作 者: 陳方正 編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9626335017 出版時間: 2002-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集子所收將近五十篇文字,便是作者到研究所之后,在上述意念推動下陸陸續(xù)續(xù)寫出來的作品,其中部分與特殊場合、刊物有關,但大部分則是圍繞著現(xiàn)代化探討這一主題而衍生。何謂“現(xiàn)代”,自然有許多不同說法。我認為也許能凸顯其特質的,則是其斷裂性以及相因而至的紛雜性、變動性。李校長的格言,觸及了這斷裂性在時間以及空間的兩個向度;史諾(C.P.Snow)的“兩種文化”之說,則從科學與人文領域的分野,指出西方文化內部的斷裂;而毫無疑問,我們正在踏入的這一個以生物之復制,人類基因庫之解碼,以及電腦能力之爆炸性擴張為標志的“美妙新世紀”,與剛剛結束的20世紀之間,無論從經濟——社會結構抑或人類意識來說,亦同樣有巨大鴻溝存乎其間。 由于“現(xiàn)代”的斷裂特性,這本集子所收論文性質龐雜不齊,那并不足怪,甚且是難以避免的。然而,這并不表示,李卓敏校長的理想已經被遺忘,或者我沒有做過一些跨越文化鴻溝的微弱努力——事實上,這恐怕是所有知識分子,無論在中國、西方抑或其他文明,雖然明知其不可也都無從逃避的一種嘗試吧?20世紀之初,初次接觸康德與叔本華的王國維便曾有“欲為哲學家,則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為詩人,則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之嘆,乃至感到有“在二者之間”終其一生的危險。然則,對今日的知識分子而言,“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夢想恐怕更遙不可及了,倘若不甘以學術專業(yè)的深溝高壘自限,則以短暫生涯充填不同文化間溝壑之命運,殆將不免,這是無可如何的事。誠然,以十五年功夫,只得出這么一點兒成績,雖謂紛繁事務間隙中草成,亦殊感汗顏。不過,敝帚自珍,人之常情,這些文字縱然空疏粗淺,自問倒也還用了心思,并非徒落窠臼,是耶非耶,識者正之。再次套用靜安先生的話:“詩云:‘且以喜樂,且以永日’,此吾輩才弱者之所有事也。”至于他所向往的“深湛之思,創(chuàng)造之力”,則恐非吾輩常人所能企及,只有“俟諸天之所為”了。

作者簡介

暫缺《站在美妙新世紀的門坎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楊振寧序
王元化序
輯 現(xiàn)代化研究
毀滅與新生Ⅰ——奧圖曼帝國的現(xiàn)代化歷程
毀滅與新生Ⅱ——土耳其的威權體制與民主歷程
圣潔與邪暴:俄羅斯靈魂的兩面
對三個現(xiàn)代化歷程的反思
法律的革命與革命的法律——西方法制史的兩個對立觀點
民族主義的剖析:起源、結構與功能
論中國民族主義與世界意識
論中國現(xiàn)代化與文化建設問題
在歷史轉折的時刻——中國融入世貿前瞻
“五四”是獨特的嗎?——近代中國與歐洲思想轉型的比較
論啟蒙與“反傳統(tǒng)”——“五四”運動與凱末爾革命的比較
論啟蒙與傳統(tǒng)的關系——“五四”與日本啟蒙運動的反思
第二輯 文化評論
從辛亥革命想起
為了中國的文化建設——《二十一世紀》發(fā)刊詞
為什么是茶館
面對中文危機——《中國語文通訊》發(fā)刊詞
中文的規(guī)范與進化——從香港語文問題談起
試論白話文的起源與未來發(fā)展
談中國與西方戲劇
談學術刊物的生命——《文物》出版五百期感言
中國人文學術傳統(tǒng)的一個問題
讓甲骨文走向大眾
第三輯 科學與文化之間
儒家思想和科學思想
人文主義在現(xiàn)代世界——從唐君毅先生對科學的看法談起
傳統(tǒng)文化與二十一世紀
論[軸心時代]的[兩種文化]現(xiàn)象
伊甸園能重整嗎?——論現(xiàn)人焦慮之根源
站在美好新世紀的門檻上
全球未來文明展望:憧憬與疑惑
論新世紀的傳媒與存在——《世紀中國》發(fā)刊詞
第四輯 科學哲學
第五輯 科學史
第六輯 科學評價
第七輯 人物與回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