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中國社會學溯源論

中國社會學溯源論

中國社會學溯源論

定 價:¥128.00

作 者: 景天魁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99647 出版時間: 2022-04-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3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該書論證了荀子群學就是中國古典社會學。群學是春秋戰(zhàn)國社會巨變的產(chǎn)物,是世界歷史上罕有的百家爭鳴的結晶,是先秦中華學術高峰的理論碩果。由此證明了康有為、嚴復、梁啟超、英國功能主義大師拉德克利夫·布朗以及費孝通等的論斷——荀子是中國社會學的巨擘。從而糾正了120多年來所謂“中國本無社會學”的舊說。群學作為合群、能群、善群、樂群之學,包含了解釋中國社會之所以繁盛不衰的密碼。繼承和發(fā)揚群學,對于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學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景天魁,男,1943年4月生于山東蓬菜。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1987年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碩土、博士學位。1981-1994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1995- 2006年先后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黨委書記、所長?,F(xiàn)為中國社會學會中國社會思想史專業(yè)委員會、社會福利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時空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榮譽理事長。主要著作:《社會認識的結構和悖論》社會發(fā)展的時空結構)底線公平:和諧社會的基礎》《福利社會學》《中國社會學:起源與綿延》《中國社會學史》等。

圖書目錄

Ⅰ  中國本有社會學
  中國社會學不可回避的根本問題——從“社會學的春天”談起
    一  九年回顧與評估
    二  必須觸及社會學發(fā)展不可回避的根本問題
    三  唯有自主創(chuàng)新才能迎來“社會學的春天”
    四  唯有回答實踐提出的新問題才能有重大的自主創(chuàng)新
    五  建議
  中國社會學源流辨
    一  關于“社會學”學科性質與現(xiàn)代性的關系
    二  關于“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社會學”的疑問
    三  關于“中國社會學”之“源”
    四  關于“中國社會學”之“流”
    五  兩條路徑,兩種結果
  中國本來就有社會學——2015年11月15日在南京市社會科學院舉辦的“生活方式討論會”上的講話
    一  可喜的轉變
    二  深刻的反思
    三  一個焦點
    四  一個假說
    五  一個關鍵
  關于中國社會學的起源問題——2015年11月27日在山東大學的講座錄音整理加工稿(摘要)
    一  山東文化的三大貢獻
    二  轉移文化場景重新調整思路
    三  運用中國思維方式看待學科起源問題
    四  思維方式問題背后是文化自覺問題
    五  文化自覺問題背后是國運問題
  中國社會思想史研究的主軸
    一  關于“中國社會思想史”學科含義的思考
    二  中國社會思想史的主軸應是中國社會學起源和發(fā)展史
    三  “中國社會思想史”要重新定位
  文化自覺與中國社會學研究
    一  中國社會思想史的核心內容
    二  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社會思想史被邊緣化的問題
    三  增強文化自覺是發(fā)展中國社會學的必要前提
Ⅱ  群學概念體系
  群學精義和基礎性概念
    一  “群”的屬性
    二  “群”的辨正
    三  “群學”的要旨
    四  荀子“群學”的命題
  中國社會學崛起的歷史基礎
    一  怎樣認識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史
    二  怎樣對待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史
    三  怎樣探尋中國社會學崛起的歷史基礎
  史海拾貝——中國社會學概念體系的歷史資源
    一  中國社會學起源問題的根本性
    二  以本土概念體系確證中國社會學
    三  關于中國社會學的基礎性概念
    四  關于中國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五  研究中國社會學概念體系對于實現(xiàn)中國社會學崛起的重要意義
    六  結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