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政府、公共文化機構和公眾這三類公共文化服務行動者的行動網絡及結構特點的研究,勾勒出公共文化服務的地方整體網絡:(1 )在政府行動者網絡中,利用地方公共文化服務政策話語內容作為各行動者節(jié)點權力和財政資源分類分配結構的呈現(xiàn)方式,認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地方實踐是一個形成“層級內卷網絡”并由此結構所驅動的過程,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依靠層 級結構的流動性成為整體網絡的權力核心; ( 2 )在公共文化機構的行動者網絡中,利用地理空間的機構變遷和組織資源寬裕作為各行動者節(jié)點關系的重要定義,認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在合法性、社會績效和市場導向驅動下的資源寬裕結構是整體網絡的資源流動核心,并在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逐漸顯露出越來越關鍵的意義; (3 )在公眾行動者網絡中,通過公眾的文化參與測量、焦點小組的編碼模型和小世界網絡形式,認為公眾公共文化服務參與的內卷化行動機制是整體網絡的互動反饋核心,公眾的公共文化服務參與作為文化參與的一部分,本質是動機認知偏好行為的持續(xù)性行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