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圖像文化史·銅鏡卷》是《中華圖像文化史》類型卷中的重要一卷。銅鏡是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文物、傳世文物中數量多的藝術品,由于銅鏡圖像有4000多年延續(xù)不斷的發(fā)展史,它以鮮明的朝代特點將人們的審美觀念的變化、藝術情趣的變遷展示在銅鏡之間。就其圖像文化的本身,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相伴始終,絕少有哪一種文物可與之匹比。一部4000年的銅鏡圖像史幾乎是濃縮的中華圖像文化史。中國銅鏡不僅發(fā)現(xiàn)的數量多,而且圍繞銅鏡本身出版的大型圖錄、綜合研究、專題研究也是數量多的門類。然而在圖像學的視野下,對銅鏡圖像文化專題研究的著作還不多,幾乎是一個空白。銅鏡圖像文化的研究,不是一件孤立的藝術品欣賞。從圖像學研究的角度,它所關注的更多的是圖像的來源、圖像的傳播、圖像與觀念、圖像形態(tài)與意義、圖像與文本的關系等。特別是視覺圖像的符號化語言,銅鏡的生產場域、構成場域、傳播場域,都是與其他銅鏡著作不同的地方。本書中所涉及的銅鏡生產場域制作的技術模態(tài);圖像構成場域的鏡衣、鏡匣,鏡托、鏡架等;傳播場域的銅鏡國際化貿易等,都列入了銅鏡圖像文化研究的視野中,使得銅鏡文化研究的范圍更加寬泛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