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小輯 書畫過眼》內容分為《藝苑珍聞》《金石書畫品鑒錄》二輯,收錄作者關于美術界人物及藝術活動、藝術品鑒藏評論等文章?!端囋氛渎劇分饕菍γ佬g人物及活動的介紹。作者曾言:“北平畫家作品的作風,還不同于其他各地方的。假如我們國家還需要國畫的話,那么,北平畫壇的作風,也許占國畫史上很重要的一頁。”如此說來,這些文章也是了解民國北京(平)美術活動,研究北京畫派不可忽略的文獻之一。其中涉及美術界、收藏界的人物有些已湮沒在歷史中,如《雪廠上人》篇中提及的相關內容,即成為破解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上款人“子林”即為黃子林(蟄廬)的關鍵證據,于此可見一斑?!稌鴱埵侠ブ偕日埂芬晃模l(fā)當年轟動一時興訟事件,參考此時的相關文章,可以厘清事件真?zhèn)巍?ldquo;南張北溥”之說在現代中國畫史中已得定論,作者亦不無自鳴:“閑人不自量,初‘捧’張大千,繼‘捧’溥心畬,二君今皆聲聞朝野,竊幸非阿好標榜。”(《紹介謝子衡畫展》)而通覽作者所撰相關舉辦畫展的報道文字,年限跨度之長,篇幅數量之多,為后來者從事這一時期北平美術活動的研究,貢獻絕大,自無異議。《金石書畫品鑒錄》選取作者有關藝術品見聞、書評、題跋、鑒別等類文章,即是作者從藝經歷的重要佐證,也是對讀者了解、學習中國書畫的普及性知識。于非闇先生早年得益于家藏法帖、書畫、印譜、拓片、緙絲、顏料等頗豐,使其自幼耳濡目染,更得畫師王潤暄傳授繪畫技藝,追隨齊白石學習繪畫篆刻,受趙夢朱、張大千指點專事工筆畫創(chuàng)作,詩書畫印無不精通,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在北平畫壇聲名鵲起。他繼承傳統又不墨守陳法,善于探索創(chuàng)新,通過“師造化”使作品更有生命力,畫上題詩跋文,配以自刻印章,使畫面饒有意趣。他將這些學習傳統、創(chuàng)作經驗不時撰文發(fā)表,囿于報刊欄目篇幅及其他各種原因所限,這類文章或有不成系統之虞,但淺顯短小之中又包含著作者切身的體驗和認知,引導讀者由淺入深地步人藝術世界,品味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之奧妙。這類文章雖經修訂整理,濃縮于日后整理出版《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中國畫顏料研究》兩部著述中,本輯收錄的原始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多彩,或可作為輔助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