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地圖學史 第二卷.第二分冊:東亞與東南亞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史

地圖學史 第二卷.第二分冊:東亞與東南亞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史

地圖學史 第二卷.第二分冊:東亞與東南亞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史

定 價:¥598.00

作 者: J.B.哈利,戴維·伍德沃德 主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2703060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東亞與東南亞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史》為《地圖學史》叢書第二卷第二分冊,本冊中譯本分為四部分。部分首先對以巖畫、宇宙圖、墓葬圖為主的亞洲史前地圖作一簡要概括;其次是東亞地圖學的總體介紹,對東亞地圖學的范圍、術(shù)語、內(nèi)容、學術(shù)史、方法與手段以及地圖圖像與文本的關系等進行了高度概括。第二部分為中國地圖學史,從政治文化、度量、藝術(shù)、西方化幾個方面,對前人側(cè)重量化一端的中國地圖史研究模式作了反思和批評,提出了從其賴以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入手多視角探索中國古代地圖的新范式。這一部分還對前人少有涉及的中國古代宇宙圖式進行了探討。第三部分為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的地圖學史,以時間為線索,討論了不同尺度的地圖在各國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概況,同時分析了相關的社會歷史背景。第四部分是東南亞地圖學史,分為宇宙圖、地理地圖、海圖三部分,從收藏和整理入手,對東南亞現(xiàn)存主要地圖的類型與地圖學特點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本書提供了國內(nèi)難得一見的數(shù)百幅古舊地圖高清圖片,40余張各國古舊地圖收藏列表,長達百余頁的多語種參考文獻和術(shù)語詞條。出色的研究與翔實的資料使本書成為迄今為止研究本區(qū)域傳統(tǒng)社會地圖學史的經(jīng)典之作。

作者簡介

  J.B.哈利在地理學和社會學中均有廣泛的影響力、是著名的地理學家、地圖學家和地圖史學者、先后任職于伯明翰大學、利物浦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出版了大量與地圖學和地圖學史有關的著作、如《地方歷史學家的地圖:英國資料指南》(Maps for the Local Historian: A Guide to the Brilish Sources)等,涵蓋了英國和美洲地圖繪制的許多方面。除了具體研究之外、他還撰寫了一系列在地圖學史領域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方法論和認識論方面的論文。戴維伍德沃德1970年獲得地理博士學位之后,在芝加哥紐貝里圖書館擔任地圖學專家和地圖策展人。1974年至1980年,他還擔任圖書館赫爾蒙·鄧拉普·史密斯歷史中心主任。1980年,到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任教職,于1995年被任命為亞瑟·羅賓遜地理學教授。在地圖學史的研究中,伍德沃德將地圖學史的研究與其他研究領域聯(lián)系起來,視野更為廣闊,出版有大量著作、如《地圖印刷的五個世紀》(Five Centuries of Map Printing)、《藝術(shù)和地圖學:六篇歷史學論文》(Art and Cartography: Sir Historical Essays)、《意大利地圖上的水印的目錄,約1540年至1600年》(Catalogue of Watermarks in Italian Maps, ca.1540-1600)以及《全世界地圖學史中的方法和挑戰(zhàn)》(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in a Worldwide History of Cartography)。他去世后,地圖學史領域的國際期刊Imago Mundi刊載了他的生平和作品目錄。黃義軍,女,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北京大學考古學碩士、北京大學地理學博士。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教育BU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宋代青白瓷考古學遺存的歷史地理研究”以及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項目“宋本〈歷代地理指掌圖〉研究”。出版專著《宋代青白瓷的歷史地理研究》和中英文學術(shù)論文數(shù)十篇。已出版學術(shù)譯著3種,其中包括美國地圖史學家、《地圖學史》(History of Cartography)第6卷主編馬克·蒙莫尼爾著《會說謊的地圖》(How to Lie with Maps)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地理、地圖學史和歷史考古。擅長物質(zhì)文化研究并注重運用多學科方法。

圖書目錄

彩版目錄
圖表目錄
前言
  章  亞洲的史前地圖
    序
    史前藝術(shù)中的制圖沖動
    圖畫式地圖
    平面地圖
    天文圖
    宇宙論地圖
    釋讀的困難
    結(jié)論
  第二章  東亞地圖學史導論
    范圍
    東亞的多樣性
    術(shù)語
    內(nèi)容
    地圖學的研究史
    地圖學的手段與目的
    文本與地圖
    余論
中國地圖學史
  第三章  重新解讀中國傳統(tǒng)地理地圖
    中國的地圖繪制:一種數(shù)學傳統(tǒng)?
    地圖學史的運用與濫用:量化方法的缺陷
    重新審視中國地圖傳統(tǒng)
  第四章  政治文化中的中國地圖
    地圖、禮儀與戰(zhàn)爭
    政治文化與文書學
    漢代政治文化中的地圖
    秦漢實踐的傳承
    政治文化中的星占圖與天文圖
    地理文獻中地圖的大量增加
    方志地圖
    地圖、學術(shù)與文化延續(xù)
  第五章  丈量世界:介于觀察與文本之間的中國地圖
    政府對于測量的興趣
    水利工程與地圖學
    考據(jù)之學與地圖學
    地圖、測量和文本
    裴秀制圖中的數(shù)字和文本
    后代地圖學中的文字與度量
    世界的形狀:觀測與文本
    地圖上的計里畫方
    結(jié)語
  第六章  藝術(shù)中的中國地圖:主觀、客觀與展示方式
    藝術(shù)與現(xiàn)實的關系
    文學、地圖與物質(zhì)世界的展示
    文學展示的雙重功能
    繪畫及其展示性
    藝術(shù)中的經(jīng)濟:共通的生產(chǎn)工藝技術(shù)
    地圖學與視覺藝術(shù)在概念與風格上的聯(lián)系
    作為繪畫的地圖與作為地圖的繪畫
    重新定義地圖
    比較事實與價值
  第七章  中國傳統(tǒng)地圖學與其西方化的假想
    歐洲地圖學的引入
    歐洲地圖學與清代的地圖繪制
    歐洲影響在晚清的表現(xiàn)
  第八章  中國宇宙思維:高深的思想傳統(tǒng)
    幾何形九官格宇宙圖式的基礎
    不同空間形態(tài)的圖式布局
    風水術(shù)及其與宇宙圖式的關系
    后代對傳統(tǒng)宇宙圖式的修正與批判
    清代思想中的逆宇宙論與反宇宙論
    結(jié)論
  第九章  結(jié)語:未來中國地圖史研究的基礎
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地圖學史
  第十章朝鮮半島地圖學史
    導論
    朝鮮半島地圖史研究現(xiàn)狀
    15世紀以前的朝鮮半島地圖
    世界地圖和東亞地圖
    朝鮮半島地圖學基礎
    朝鮮半島的形狀
    郡縣地圖、區(qū)域地圖和關防圖
    朝鮮半島地圖學的歷史與社會地位
  第十一章  日本地圖學史
    導論:日本主要的地圖繪制傳統(tǒng)
    江戶時代以前古代和中世紀的日本地圖
    吸收歐洲地圖學的早期階段
    國家與地圖學
    印制地圖貿(mào)易的發(fā)展
    日本地圖學與“蘭學”
    日本的地圖繪制及其北方邊地與海岸線
    結(jié)語
  第十二章  越南地圖學史
    宇宙圖
    大越時期的地圖
    大越路程圖
    大南地圖
    結(jié)語
東亞的天文制圖
  第十三章  中國和朝鮮半島的星圖與星表
    獨立發(fā)展的中國天文制圖學
    中國天文制圖學的發(fā)軔
    西周和春秋時期(約前1027—前486年)對星座的構(gòu)想
    戰(zhàn)國時期的天文制圖(前403—前221年)
    秦朝與漢朝(前221-220年)
    三國至隋朝(220-618年)
    唐五代時期
    宋與同時代的王朝(960-1279年)
    元朝和明朝
    朝鮮半島的天文制圖
    耶穌會士的貢獻
    結(jié)語
  第十四章  日本明治時代以前的天文制圖
    古代與中世紀的天文圖
    江戶時代的天文圖
    星曼荼羅
    原住民的天文圖
    結(jié)語
東南亞地圖學史
  第十五章  東南亞地圖學史導論
    現(xiàn)今的認識狀況
    東南亞地圖資源庫的性質(zhì)
  第十六章  東南亞宇宙圖
    導論
    部落宇宙圖
    佛教和印度教宇宙圖
    天文、占星、風水和宇宙世界心象地圖
    附記
  第十七章  東南亞地理地圖
    引言
    一幅包括大半個亞洲的地圖
    國家與區(qū)域地圖
    路線地圖
    以鄉(xiāng)村地域為主的地圖
    以城市區(qū)域為主的地圖
  第十八章  東南亞海圖
  第十九章  東南亞地圖學史小結(jié)
    現(xiàn)存地圖資料的性質(zhì)與分布
    東南亞地圖的物質(zhì)特征
    東南亞地圖學的特點
    未來的任務
  第二十章  全書總結(jié)
    對比歐洲與亞洲的地圖學史
    地圖與文本
    表現(xiàn)物質(zhì)世界和超自然世界
    嘗試分類
    未來的需要
    走向新的地理學歷史相對主義
文獻索引
詞匯對照表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