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當代中國史學

當代中國史學

當代中國史學

定 價:¥68.00

作 者: 顧頡剛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8182769 出版時間: 2023-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28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評述1845-1945年百年史學發(fā)展的專著,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前期,到經(jīng)今文學運動興起為止。中編寫中國近百年的中期,主要記錄了20世紀前30年的新史料發(fā)掘工作。下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后期,主要記錄了各專門史的研究進展、通史及斷代史的撰述、對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蒙古史元史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俗文學史與美術史的研究以及古史辨運動和上古史研究。書的篇幅不大,卻結構清晰,文字暢達,立意高遠,信息密集,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學史領域的一本名著。

作者簡介

  顧頡剛(1893-1980),江蘇蘇州人,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chuàng)始人,現(xiàn)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作為享有國際聲譽的史學大師,一生建樹甚多,成果豐碩。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漢代學術史略》《兩漢州制考》《當代中國史學》等,與人合著《三皇考》《中國疆域沿革史》《中國歷史地圖》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王晴佳// 001 凡.例// 001 引.論// 001 
上.編.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前期// 007 第一章史籍的撰述// 009 第一節(jié).當代史的撰述// 009 第二節(jié).舊史的補作與改作// 011 第三節(jié).舊史表志的補訂// 016 第四節(jié).學術史的撰述// 023 第五節(jié).譜牒與方志// 024 第六節(jié).地理學的著述// 029 第二章史料的整理與輯集// 033 第一節(jié).當代史料的整理與結集// 033 第二節(jié).正史的補注與校訂// 035 第三節(jié).舊史料的輯佚// 037 
第四節(jié).古史史料的整理// 041 
第三章金石學的興起與研究// 044 第一節(jié).碑志學的結集與研究// 044 第二節(jié).金文的結集與研究// 046 第三節(jié).吳大澂與孫詒讓// 048 
第四章元史與西北地理的研究// 051 第一節(jié).元史史料的整理與元史的改作// 051 第二節(jié).洪鈞及其《元史譯文證補》// 055 第三節(jié).西北地理的研究與撰述// 057 第四節(jié).域外史地史料的整理與撰述// 059 
第五章經(jīng)今文學的興起與貢獻// 061 第一節(jié).經(jīng)今文學與辨?zhèn)螌W// 061 第二節(jié).廖平與康有為// 064 
中.編.新史料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 067 第一章甲骨文字的發(fā)現(xiàn)與著錄// 069 第一節(jié).私人的收藏與集錄// 069 第二節(jié).“中央”研究院與河南博物館的殷墟發(fā)掘// 072 第三節(jié).外人的收藏與集錄// 075 第二章銅器群的發(fā)現(xiàn)與考釋// 079 第一節(jié).新鄭與渾源銅器群的發(fā)現(xiàn)與考釋// 079 第二節(jié).洛陽銅器群的發(fā)現(xiàn)與考釋// 081 第三節(jié).壽縣銅器群的發(fā)現(xiàn)與考釋// 082 
第四節(jié).安陽銅器群的發(fā)現(xiàn)與著錄// 085 第五節(jié).濬縣銅器群的發(fā)現(xiàn)著錄及其他// 086 第三章考古學的發(fā)掘和古器物學的研究// 088 第一節(jié).史前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 088 第二節(jié).日人的考古學侵略// 091 第三節(jié).古器物學的研究// 094 第四章西北文物的發(fā)現(xiàn)與著錄// 102 第一節(jié).中外考察團在西北考古的成績// 102 第二節(jié).漢晉簡牘的發(fā)現(xiàn)與著錄// 110 第三節(jié).敦煌石室所藏典籍的發(fā)現(xiàn)與著錄// 113 第四節(jié).宗教典籍美術遺物的發(fā)現(xiàn)及其他// 117 
第五章內閣大庫軍機處檔案與太平天國史料的發(fā)現(xiàn)與著錄// 122 第一節(jié).內閣大庫軍機處所存檔案的整理與著錄// 122 第二節(jié).太平天國新史料的發(fā)現(xiàn)與著錄// 124 
下.編.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后期// 129 第一章史籍的撰述與史料的整理// 131 第一節(jié).近代史的撰述與史料的整理// 131 第二節(jié).通史的撰述// 134 第三節(jié).文化史及專門史的撰述// 135 第四節(jié).斷代史研究的成績// 139 第五節(jié).沿革地理的研究與成績// 151 
第六節(jié).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的成績// 157 
第七節(jié).舊形式史籍的撰述與整理// 161 第二章甲骨文字與金文的研究// 164 
第一節(jié).《契文舉例》與《殷虛書契考釋》// 164 
第二節(jié).王國維郭沫若等的研究與貢獻// 165 
第三節(jié).甲骨文斷代研究的發(fā)見與文字考釋// 167 
第四節(jié).金文的研究與斷代// 170 
第五節(jié).銅器的收藏與結集// 175 第三章元史蒙古史中外交通史的研究// 178 
第一節(jié).元史蒙古史研究的成績// 178 
第二節(jié).中外交通史的研究// 181 第四章俗文學史與美術史的研究// 185 
第一節(jié).小說史的研究// 185 
第二節(jié).劇曲史的研究// 187 
第三節(jié).其他俗文學史的研究// 189 
第四節(jié).美術史的研究// 191 第五章古史的研究與《古史辨》// 195 
第一節(jié).古史研究興起的背景// 195 
第二節(jié).古書著作年代的考訂// 198 
第三節(jié).古代民族史的研究// 203 
第四節(jié).《古史辨》與古史傳說的研究// 207 
第五節(jié).《古史辨》與古書的研究// 21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