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東北地區(qū)開放步伐加快,東北各地區(qū)海關陸續(xù)設立,標志著東北形成了全面對外開放的格局。在洋人管理下的東北地區(qū)各海關如全國其他地區(qū)海關一樣,引入西方現代科學管理理念,編制了貿易統(tǒng)計和貿易報告。在1882—1931年的五十年間,東北各海關編制的《十年報告》計24份,其中營口(牛莊)共有完整5期報告(1882—1931年),大連、哈爾濱、安東(和大東溝)、龍井村、琿春各3期,吉林、愛琿各1期,奉天(沈陽)2期。從語言來看,前四期《十年報告》為英文,最后一期《十年報告》(1922—1931年)為中英合璧(中文為文言文),因此英文16份,中文8份。本書原稿依據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的《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 (京華出版社,2001年)影印本,按當代的閱讀習慣翻譯成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