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中國醫(yī)學中醫(yī)臨床病癥大典·耳鼻喉科病卷

中醫(yī)臨床病癥大典·耳鼻喉科病卷

中醫(yī)臨床病癥大典·耳鼻喉科病卷

定 價:¥450.00

作 者: 總主編 陳仁壽
出版社: 上??茖W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7862575 出版時間: 2023-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醫(yī)臨床病證大典•耳鼻喉科病卷》分為耳病、鼻病、咽喉病、口齒病四個章節(jié),以中醫(yī)常見耳鼻喉科疾?。ò邶X?。┤缍浂]、耳聾、耳鳴、膿耳、耳瘡、鼻疔、鼻痔、鼻槁、鼻淵、喉風、喉痹、喉癰、牙痛、牙宣、口瘡、唇風等24個病證為綱,廣泛收集歷代中醫(yī)藥古籍中的相關論述,選取其精要,分辨病名、辨病因、辨病機、辨病證、論治法、論用方、論用藥、醫(yī)論醫(yī)案等進行梳理、分類、歸納、評述,闡述歷代醫(yī)家對耳、鼻、咽喉與口齒病證的命名與內涵、病因病機、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方藥等方面的認識,歸納總結歷代醫(yī)家診治耳、鼻、咽喉與口齒病證的理論和經(jīng)驗,揭示中醫(yī)耳、鼻、咽喉與口齒病證的歷史沿革與學術源流,展示古代醫(yī)家對耳、鼻、咽喉與口齒病證的辨治與認識軌跡。本書收集資料廣泛,遵循中醫(yī)藥規(guī)律,立足中醫(yī)臨床,體現(xiàn)傳統(tǒng)認識,展示耳鼻喉病證體系,梳理中醫(yī)辨治方法,為臨床提供中醫(yī)思維與素材,力求使本書成為一部中醫(yī)耳鼻喉病臨床、教學、科研的重要參考工具書,從而既為現(xiàn)代臨床診治提供資料與思路,也為中醫(yī)藥科研、新藥開發(fā)提供有效信息。本書豐富的文獻資料及對病證梳理體系,亦可為中醫(yī)內科學耳鼻喉病證的教材編寫與教學改革提供重要參考。

作者簡介

  陳仁壽研究員,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文獻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國家藥品審評中醫(yī)藥理論與方劑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中醫(yī)藥文獻與流派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會長,中國藥學會理事及藥學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yī)藥信息學會葛洪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中醫(yī)藥學會基礎理論與文獻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位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中醫(yī)藥科研、教學、臨床工作35年,主持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重點和面上項目、江蘇省自然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20余項以及國家重點圖書出版項目3項。曾任《中華本草》編委、學術秘書、總審組成員,主編《中藥大辭典》(第二版)《江蘇中藥志》《臨床實用中藥辭典》《國家藥典實用中藥手冊》《國家藥典實用成方手冊》《毒性本草類纂》《江蘇中醫(yī)歷史與流派傳承》《話說國醫(yī)•江蘇卷》《青囊》等著作60多部以及《中醫(yī)文獻學》《本草學概論》《中醫(yī)藥文獻研究與利用》等教材3部,參編著作與教材若干部,??薄杜_北故宮珍藏版中醫(yī)手抄孤本叢書》《中醫(yī)珍本集成•本草卷》等中醫(yī)古籍40多種,發(fā)表學術論文150多篇。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和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主講研究生和本科生多門課程,培養(yǎng)碩、博士研究生近50名。臨床擅長用中醫(yī)藥方法治療消化、內分泌、呼吸系統(tǒng)與婦科、皮膚科、惡性腫瘤等疾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耳病 · 1
第一節(jié) 耳脹耳閉 · 1
【辨病名】 · 1
【辨病因】 · 1
一、外邪侵襲 · 1
二、勞倦所傷 · 1
三、情志失調 · 2
四、異物創(chuàng)傷 · 2
【辨病機】 · 2
一、腎陰虧虛 · 2
二、腎陽不足 · 2
三、氣火上逆 · 2
四、外邪壅遏 · 3
五、竅傷氣滯 · 3
六、濕熱陰傷 · 3
【辨病證】 · 3
一、辨外感內傷 · 3
1. 外感 · 3
2. 內傷 · 3
二、辨虛實 · 3
三、辨陰陽 · 4
四、辨臟腑 · 4
1. 腎虛 · 4
2. 心勞 · 4
3. 肝火 · 4
五、辨脈 · 5
【論治法】 · 5
一、概論 · 5
二、滋陰降火論治 · 6
三、虛實寒熱論治 · 6
四、從脈論治 · 7
五、補陰救陽論治 · 7
六、針灸治法 · 8
七、養(yǎng)生功法 · 8
八、按摩療法 · 8
【論用方】 · 8
一、治耳脹耳閉專方 · 8
1. 人參湯 · 8
2. 龍骨丸 · 8
3. 定志豁痰湯 · 8
4. 補元益陰湯 · 8
5. 防風通圣散 · 8
6. 聰耳四物湯 · 8
7. 荊芥散 · 8
8. 地黃湯 · 8
9. 大無神術散 · 9
10. 加味二妙丸 · 9
11. 益水平火湯 · 9
12. 舒氣釋郁湯 · 9
13. 十全大補湯 · 9
14. 清化飲 · 9
15. 柴胡清肝飲 · 9
16. 當歸龍薈丸 · 9
二、治耳脹耳閉驗方 · 9
【論用藥】 · 10
一、治耳脹耳閉專藥 · 10
1. 山茱萸 · 10
2. 白頸蚯蚓 · 10
3. 辛夷 · 10
4. 知母 · 10
5. 金果欖 · 10
6. 虎耳草 · 10
7. 骨碎補 · 11
二、治耳脹耳閉藥對 · 11
1. 麝香+蔥管 · 11
2. 鼠膽+麝香 · 11
3. 石斛+荔枝 · 11
4. 田螺+麝香 · 11
5. 杏仁+麝香 · 11
【醫(yī)案】 · 11
第二節(jié) 耳聾 · 14
【辨病名】 · 14
【辨病因】 · 14
一、外感六淫 · 14
二、情志失調 · 15
三、勞倦內傷 · 15
四、運氣盛衰 · 15
【辨病機】 · 16
一、腎精虧損論 · 16
二、體虛不足論 · 16
三、陽亢氣逆論 · 17
四、邪氣壅塞論 · 17
【辨病證】 · 18
一、辨癥候 · 18
(一)辨外感內傷 · 18
1. 六淫耳聾 · 18
2. 內傷耳聾 · 18
(二)辨經(jīng)絡 · 19
1. 太陽經(jīng)耳聾 · 19
2. 陽明經(jīng)耳聾 · 19
3. 少陽經(jīng)耳聾 · 19
4. 厥陰經(jīng)耳聾 · 19
5. 少陽、厥陰經(jīng)耳聾 · 19
(三)辨臟腑 · 19
1. 腎虛 · 19
2. 肝實 · 20
(四)辨陰陽 · 20
(五)辨虛實 · 20
二、辨色脈 · 21
1. 形色辨證 · 21
2. 寸口脈診 · 21
【論治法】 · 22
一、概論 · 22
二、和解法 · 23
三、疏散法 · 23
四、補益法 · 23
五、通氣法 · 24
【論用方】 · 24
一、治耳聾通用方 · 24
1. 丹參膏 · 24
2. 燒腎散 · 24
3. 塞耳丸 · 24
4. 羚羊角散 · 25
5. 細辛膏 · 25
6. 干柿粥 · 25
7. 通神散 · 25
8. 黃芪丸 · 25
9. 牡荊酒 · 26
10. 大豆酒 · 26
11. 鐵酒 · 26
12. 楓香脂丸 · 26
13. 菖蒲丸 · 26
14. 百合散 · 26
15. 乳香丸 · 26
16. 地黃丸 · 26
17. 蓖麻丸 · 26
18. 附子散 · 27
19. 羌活丸 · 27
20. 葶藶膏 · 27
21. 食鹽丸 · 27
22. 附子丸 · 27
23. 大棗丸 · 27
24. 巴豆丸 · 27
25. 牙硝散 · 27
26. 椒目丸 · 27
27. 真珠粉 · 27
28. 麝香散 · 27
29. 鯽魚膽膏 · 27
30. 胡麻油 · 27
31. 鵝膏 · 28
32. 生油 · 28
33. 蟹汁 · 28
34. 益母草汁 · 28
35. 雄黃散 · 28
36. 雞卵膏 · 28
37. 蚯蚓散 · 28
38. 一醉膏 · 28
39. 木通丸 · 28
40. 大通膏 · 28
41. 蝎梢膏 · 28
42. 菖蒲散 · 28
43. 烏雞煎丸 · 29
44. 二芎餅子 · 29
45. 姜蝎散 · 29
46. 磁石散 · 29
47. 礬石膏 · 29
48. 追風散 · 29
49. 通耳丹 · 29
50. 蓖麻子丸 · 29
51. 黃蠟丸 · 29
52. 松脂膏 · 29
53. 地黃散 · 30
54. 明硫黃膏 · 30
55. 蝸牛子膏 · 30
56. 硼砂丸 · 30
57. 干柿飲 · 30
58. 太乙追命丸 · 30
59. 地風散 · 30
60. 千金補腎丸 · 30
61. 四物湯加減 · 30
62. 通靈丸 · 30
63. 通神丹 · 31
64. 鳳珠丹 · 31
二、治腎虛耳聾方 · 31
1. 羊腎湯 · 31
2. 補腎湯 · 31
3. 白羊肉湯 · 31
4. 菖蒲浸酒 · 31
5. 補腎虛磁石丸 · 31
6. 肉蓯蓉丸 · 32
7. 熟干地黃散 · 32
8. 菖蒲散 · 32
9. 薯蕷丸 · 32
10. 羊腎附子丸 · 32
11. 鹿腎粥 · 33
12. 豬腎粥 · 33
13. 骨汁煮索餅 · 33
14. 石斛飲 · 33
15. 五味子丸 · 33
16. 橘皮煎丸 · 33
17. 大補益摩膏 · 33
18. 杜仲丸 · 34
19. 人參丸 · 34
20. 鹿茸散 · 34
21. 補虛湯 · 34
22. 菖蒲丸 · 34
23. 內補丸 · 34
24. 磁石湯 · 34
25. 腎著散 · 34
26. 補腎石斛丸 · 35
27. 蓖麻子丸 · 35
28. 菖蒲散 · 35
29. 硫黃散 · 35
30. 黃芪湯 · 35
31. 桑螵蛸散 · 35
32. 桑螵蛸湯 · 35
33. 甘草湯 · 36
34. 五補丸 · 36
35. 磁石羊腎粥 · 36
36. 鹿腎粥 · 36
37. 腎氣丸 · 36
38. 三仙丹 · 36
39. 補脬湯 · 36
40. 宣和賜耆絲丸 · 36
41. 干蝎散 · 37
42. 還少丸 · 37
43. 補腎圓 · 37
44. 蠟彈圓 · 37
45. 十補丸 · 37
46. 冷補丸 · 37
47. 蓯蓉丸 · 37
48. 地黃丸 · 37
49. 益腎散 · 38
50. 石脂散 · 38
51. 羊腎丸 · 38
52. 安腎丸 · 38
53. 透耳筒 · 38
54. 腎瀝湯 · 38
55. 三五七散 · 38
56. 冷補丸 · 38
57. 羊腎湯 · 38
58. 五味子丸 · 38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