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科技小院助推邊疆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云南曼拉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紀實

科技小院助推邊疆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云南曼拉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紀實

科技小院助推邊疆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云南曼拉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紀實

定 價:¥59.00

作 者: 胡鳳益、黃光福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423214 出版時間: 2022-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多年生稻技術是一項輕簡化的稻作生產技術,多年生稻的秧苗是從上一年(季)稻樁地下莖的芽上生長出來,自第二年(季)起,基于越冬和免耕技術,稻谷生產不再需要買種、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生產環(huán)節(jié),實現了節(jié)本增效、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投入與減輕農田水土流失等多維效益協(xié)調發(fā)展。本書由長期駐扎科技小院的33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同編寫完成,記錄了他們在科技小院期間開展的科技創(chuàng)新與社會服務的內心歷程變化與感悟,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也向農戶、企業(yè)、政府部門展現了新時代農科研究生的風采。本書適合有志于深入基層實踐的在校青年大學生了解“三農”,也適用于高等教育從業(yè)者和研究者了解新形勢下的農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作者簡介

  胡鳳益,云嶺學者,農藝類本科專業(yè)教指委委員,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才(二等獎),云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云南省作物學會副理事長,云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等。 自1991年起從事水(陸)遺傳、育種、資源、生理及栽培研究等專業(yè)技術工作。研究重點集中在陸稻新品種選育、多年生稻遺傳改良、野生稻有利基因發(fā)掘利用、利用生物技術改良農作物品種及應用等4個方面。主持和參加各類科技計劃項目40多項。已先后有8個水(陸)稻及多年生稻品種通過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在推廣應用。5項研究成果分別獲的云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類)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類)三等獎1項、湖北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1項。在Science,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 PNAS, Molecular Plant, BMC-Plant Biology, Journal. Plant Biology, Field Crops Research, Sustainability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多篇科技論文。

圖書目錄

我與科技小院的故事001
做一個有情懷的科研人005
我懷念的稻田歲月011
微甜的回憶018
不下農田不知“稻”021
我與多年生稻的故事026
初入曼拉,初識多年生水稻031
迎著陽光,“嗶啵”作響034
科技小院—我的,我們的040
江山客思滿,云水稻田空044
科技小院:一場屬于學農人的旅程050
在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日子,累并快樂著056
勤耕讀“慧”種稻—在田野中成長060
從北方到南方插秧066
傣園稻香—我的“上山下鄉(xiāng)”之路071
稻花香里說豐年078
逐夢路上,與稻同行083
我與我的科技小院088
彩虹總在風雨后092
田里的金色晚霞096
與多年生稻的“緣”100
在生命正芬芳的日子里,有稻作伴105
扎根農耕基層,譜寫多年生稻新篇章110
風吹稻香115
承載著美好回憶的科技小院119
苦與樂的科研生活123
滿滿“稻路”憶128
我與多年生稻的相識、相遇134
鄉(xiāng)村振興,科技小院在路上139
遇“稻”、知“稻”142
不負青春,濃“農”情誼145
喜看稻菽千層浪,遍地英雄下夕煙150
金黃稻田,在駐守中看見傳承的光15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