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1
**節(jié) 頁巖油勘探發(fā)現(xiàn)與歷程 1
第二節(jié) 頁巖油勘探中的問題及研究進展 4
第二章 濟陽坳陷頁巖發(fā)育的宏觀地質背景 6
**節(jié) 構造演化特征 6
第二節(jié) 沉積特征 8
第三節(jié) 頁巖巖相與發(fā)育特征 10
一、頁巖巖相劃分方法 10
二、頁巖巖相類型 12
第四節(jié) 頁巖沉積有機相 13
一、沉積有機相類型 15
二、沉積有機相分布特征 17
第三章 頁巖有機地球化學與頁巖油特征 19
**節(jié) 頁巖有機地球化學特征 19
一、有機質豐度 19
二、有機質成熟度 21
三、有機質類型 26
第二節(jié) 頁巖油資源分級標準 30
第三節(jié) 頁巖油的性質 32
一、頁巖油物理性質 32
二、頁巖油族組成特征 34
第四章 頁巖油資源評價方法及關鍵技術 36
**節(jié) 資源評價方法優(yōu)選 36
一、氯仿瀝青“A”法 37
二、熱解S1法 37
三、砂巖薄夾層內頁巖油資源評價方法 38
第二節(jié) 資源評價關鍵參數(shù) 39
一、頁巖體積 39
二、泥巖密度 40
三、氯仿瀝青“A”及輕烴恢復 40
四、熱解參數(shù)S1及損失量恢復 46
第三節(jié) 頁巖的有機非均質性測井預測 52
一、△lgR法評價有機非均質性的原理和方法(以TOC為例) 53
二、模型建立 57
三、不同級別泥頁巖的分布與規(guī)模 59
第四節(jié) 頁巖油伴生氣量評估方法 66
一、自然演化剖面法(源內常規(guī)油藏統(tǒng)計法) 66
二、物理模擬實驗法 67
三、數(shù)值模擬法 67
第五節(jié) 吸附-游離/可動油評價方法 70
一、自然演化剖面確定頁巖*大吸附量 71
二、應用溶脹吸附實驗測定不同組分的吸附烴量 75
三、應用物理模擬實驗直接評估可動烴量 83
第六節(jié) 頁巖油資源評價結果 85
第五章 頁巖油富集模式與成藏邊界條件 90
**節(jié) 頁巖油分布特征 90
第二節(jié) 頁巖油富集成藏的邊界條件 93
一、頁巖油微觀賦存孔隙大小邊界 93
二、頁巖油富集成藏的深度邊界 98
三、頁巖油可動邊界 100
四、頁巖油富集的動力學邊界條件 105
第三節(jié) 頁巖油的富集模式 111
一、新義深9井 117
二、羅67井 120
三、羅69井 122
第六章 頁巖油有利區(qū)預測 126
**節(jié) 頁巖油富集區(qū)控制因素 126
一、有機質含量利于頁巖油氣富集 126
二、優(yōu)勢巖相利于頁巖油氣的富集 129
三、適中的有機質成熟度利于頁巖油氣的富集 132
四、異常高壓利于頁巖油氣的富集 134
五、孔-縫發(fā)育程度對頁巖油氣富集的影響 135
六、原油可動性對頁巖油氣富集的影響 137
第二節(jié) 頁巖油有利區(qū)優(yōu)選 138
一、含油氣有利區(qū)的確定 140
二、儲集性有利區(qū)的確定 140
三、壓力體系的確定 145
四、頁巖油有利區(qū)優(yōu)選 147
第三節(jié) 頁巖油采收率探討 149
一、彈性能量驅動采收率計算 150
二、彈性驅動采收率計算 151
三、溶解氣驅動采收率計算 154
四、彈性驅動與溶解氣驅動總和 156
五、可采資源量 156
參考文獻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