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 “文學理論”的思想史透視
章 “抒情傳統(tǒng)”:傳統(tǒng)的發(fā)明及其理論意圖
節(jié) “有情”的發(fā)明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的視差
第三節(jié) “理論”的淵源
第四節(jié) “啟蒙”的意圖
第二章 艾布拉姆斯:文學理論與思想史
節(jié) “四要素”的用意與迷誤
第二節(jié) 歷史中的“理論”
第三節(jié) 浪漫主義之為傳統(tǒng)
第四節(jié) 如何面對艾布拉姆斯的當代遺產
第三章 克里斯特娃:文本理論與詩化主體
節(jié) “作品”變?yōu)椤拔谋尽钡膶W術機制
第二節(jié) 克里斯特娃文本理論的主體旨趣
第三節(jié) “文本”背后的詩性愿景
第四章 巴赫金:在對話中獨白
節(jié) 巴赫金與“文藝學”
第二節(jié) 《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開篇的各種“聲音”
第三節(jié) “獨白”和“對話”的歷史辯證法
第五章 唯名論與西方文論
節(jié) 當代語言學文論中的唯名論訴求
第二節(jié) 康德主義審美人類學中的唯名論傾向
第三節(jié) 唯名論與現代性
第六章 《文學理論導引》:文論教育的“經驗”基底
節(jié) “反本質主義”:時代的訴求與難題
第二節(jié) 《文學理論導引》的科學訴求
第三節(jié) “語言轉向”作為策略
第二輯 “以言行事”的張力
章 “言語行為”的后現代狀況
節(jié) 分析哲學傳統(tǒng)中的“言語行為理論”
第二節(jié) 定義“虛構”:從語言哲學到文學理論
第三節(jié) 遭遇“解構”:從確定意義到多元闡釋
第四節(jié) “結構”:從語義分析到文化政治
第二章 虛構之為以言行事:問題與譜系
節(jié) 約翰·塞爾論虛構
第二節(jié) 宣言的力量:塞爾的“漏洞”?
第三節(jié) 模仿之為以言行事
第四節(jié) 現代亞里士多德主義者
第五節(jié) “言語行為”要做什么
第三章 如何理解塞爾與德里達之爭
節(jié) “原意”的疑難
第二節(jié) 塞爾如何批評德里達
第三節(jié) “解構”的困境
第四章 建構論及其不滿:“科學大戰(zhàn)”的思想根源
節(jié) 作為思想史事件的“科學大戰(zhàn)”
第二節(jié) 西方科學批判思潮的哲學理路
第三節(jié) “語言轉向”與真理建構論的興起
第五章 《日常理性及其責任:斯坦利·卡維爾哲學及文藝思想研究》中的“承諾”
節(jié) “懷疑主義”的老問題和新問題
第二節(jié) 語言游戲與現代責任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