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為什么你總是心理脆弱
003 是心理脆弱,還是心理狀態(tài)不佳
007 兩大維度,找出脆弱的真相
011 自然產生的脆弱是一種防御反應
016 否定自然的脆弱,只會適得其反
020 不必通過逞能來掩飾自然的脆弱
024 情緒是行動的動機,是為了保護你而存在
030 明白了不足之處才會去彌補
036 痛苦能成為內心強大的養(yǎng)分
041 以四個象限掌握內心的變化
047 想責怪他人,其實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
第二章 接受脆弱是自然的人性
055 為自身脆弱而煩惱,正是認真生活的證明
058 出現(xiàn)任何感受,必然有相應的原因
061 尊重人會產生自然的脆弱這一事實
064 在意他人的目光,也是自然的脆弱
067 你是不是希望討好他人
071 承認內心的不安,才能消除不安
077 內心不安時,不能過度思考
081 感到不安也沒關系,同時采取行動就好
085 適度的精神痛苦就像肌肉酸痛,有助于成長
第三章 不勉強自己去否定和逞能
093 不要生硬地控制自然的情緒
097 了解“必須”的三種類別,加以區(qū)分使用
103 用有允許意味的話語,緩和不自然的“必須”
108 別用浮于表面的積極打迷糊仗
第四章 借助情感的力量,內心自然會變強大
117 負面情緒是人生的導航儀
120 煩躁、不安、消沉是消極情緒的先兆
123 維持“回避危險模式”會加劇煩躁
127 在意過去的事,是因為現(xiàn)在很不安
132 自卑情緒是一種風險提醒
137 憤怒是一種次生情緒,要找到其根源
142 越否定緊張,就會越緊張
145 孤獨感的三種益處
150 無力感能成為強大的動力
第五章 用行動來回應情緒的警示信號
159 抱怨、發(fā)牢騷,是實現(xiàn)盡快振作的儀式
164 誰都沒錯,跳出責備他人的怪圈
169 把謹慎、膽小、悲觀轉變?yōu)閺娪辛Φ幕锇?br />173 別再說“做不了”
181 把“失敗”換成“反饋”
185 能讓牢騷和不滿立馬消失的魔法話語
190 行動時聚焦于眼前的事物
194 不說“繼續(xù)”“堅持”,而說“今天就做”
199 不因為人無法改變就放棄
第六章 優(yōu)化人際關系,就能帶來強大內心
209 合作、共鳴、分享,提高人際關系質量
215 選擇誠實的人作為傾訴的對象
219 降低讓對方理解自己的門檻
223 要想被他人理解,就要先理解他人
227 當關系產生對立時,用“我們”去化解
234 若失去了重要的東西,就把它當作借來的
239 不拘泥于確定性,即使不安也要嘗試
244 內心的脆弱與強大就像汽車兩側的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