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完整地再現(xiàn)了1956年至1991年潼關縣移民遷移安置的歷史史實。1955年7月, 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修建三門峽水庫。為了支援三門峽水庫的建設,潼關縣先后移民16463人,分別安置在銀川、白水縣和本縣境內。移民遷移后因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等原因,不斷返回庫區(qū)。為了阻止移民返回庫區(qū),潼關縣勸返移民,結果收效甚微。移民返回庫區(qū)嚴重擾亂當?shù)厣鐣刃颉榱私鉀Q移民返遷問題,1962年陜甘兩省召開返陜移民問題座談會,確定“回來多少,安置多少”安置返陜移民。潼關縣返陜移民安置后,因生活條件差等原因繼續(xù)返回庫區(qū)??h內移民、后靠安置移民也乘機返回庫區(qū),嚴重地威脅著庫區(qū)的安定。20世紀80年代,陜西省移民大規(guī)模的返庫活動引起中央的關注。為了徹底解決移民返遷問題,中央決定由庫區(qū)國營農場和部隊農場退出30萬畝土地,安置生產生活困難的10多萬移民。1991年潼關縣移民返遷庫區(qū),多年來的移民返遷問題得以解決。移民返遷庫區(qū)后,潼關縣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扶持移民,使移民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