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云南的“六大茶山”種植了幾個世紀,經由茶馬古道從西南走向世界。20世紀90年代,普洱 “越陳越香”的特性被重新發(fā)現,可飲、可品、可投資,由此成為茶客的最愛,其身價也一路水漲船高。然而,在2007年,普洱茶市場大起大落,達至高潮,隨后崩潰?!渡煊械馈纷匪萘诉@一現象的始末。通過對普洱茶采收、加工、交易和消費空間的追蹤、關注,人類學家張靜紅生動地描述了普洱茶從一種家庭手工制品到一種重要產業(yè)的過程,而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讀者將進入普洱江湖中人的生活和戲劇化沖突之中,感受他們周旋在多方力量下的堅韌。本書曾于2013年出版第一版的英文版,該版本榮獲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 (ICAS)2013-2015年度英文社會科學杰出圖書獎。其后十年,作者多次回訪田野現場,對第一版進行了超過60%篇幅的修訂,于2024年推出全新中文版。本書不僅適合茶葉愛好者和鑒賞家,也適合想要了解物品的本土化、全球化、現代性、傳統(tǒng)的再造等話題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