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代學霸握個手》套裝講述了從商周到明清115位“學霸”的奮斗史,囊括了各個領域的“學霸”,文史方面的、數理化方面的、藝術方面的、君王學霸……講述他們功成名就前的學霸時光。標準“廢柴流”開局,逆襲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兢兢業(yè)業(yè)的砍柴人,“半工半讀”后位列九卿的朱買臣;當了一輩子的“弼馬溫”,在關鍵時刻智退秦師的燭之武;四十年兼職“養(yǎng)豬戶”,一朝任重為丞相的公孫弘;廉價“賣身”,七十歲蓄養(yǎng)成秦國股肱之臣的百里奚;“高考”落榜后,用腳丈量中國,成為知名“旅游博主”的徐霞客;勤勉“公子哥”十九年不“斷更”,終成著作《資治通鑒》的司馬光;“縱橫家”張儀,沒錢買書,把字抄在身體上也要學習;“旅游博主”酈道元,好奇心旺盛,寫出的《水經注》既嚴謹,又好玩兒;“流行天王”師曠,會彈會唱,還會打仗,用一首曲子嚇退了敵軍;“書法家”懷素,沒紙就種芭蕉,采摘芭蕉葉當紙,經過苦練,他的草書自成一派;“最美皇帝”劉秀,手不釋卷,出口成章,擁有諸多成語的獨家版權;“畫竹高手”文與可,風雨大作時也要觀察竹子,后來畫竹子前便“成竹在胸”;“數學大師”梅文鼎,遇到難題“四不怕”,學貫中西成“王炸”;“模范生”康熙,生病時一邊針灸一邊讀書,后建立一系列豐功偉績……不管是早慧,還是晚成;不管是布衣百姓,還是官宦子弟……只要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內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藝,每個人都能成為“真學霸”?!逗吞瞥娙宋諅€手》為什么唐朝詩歌這么繁榮?唐朝科舉考試屬于初創(chuàng)期,制度不太完善。考卷不糊名,考官在批閱卷子的時候能看到考生的名字和籍貫,主觀意識太強。要么你的關系很硬,拼的是爹,要么是你名聲很響,拼的是才。閱卷人有權參考文人們平時的作品和才氣評判成績,王公貴族、文壇領袖等有名望的人都可以向主考官推薦人才,一起預先擬定錄取的名單,這叫“通榜”。為了入仕實現(xiàn)抱負,詩人們各想各的招數,各有各的創(chuàng)意。考試之前,他們翻遍祖宗十八代,找出跟當朝權貴名人們搭上一點點關系的蛛絲馬跡,然后把自己平時寫的詩編成書,卷起來送給有推薦權的人:給個美言點個贊吧!求他們說句好話上“通榜”。這是唐朝獨特的考試文化——行卷。這樣的科舉考試除了考才氣與學識,還要考個人的活動能力和家庭背景,所以唐朝詩人除了眼下的詩歌,還要四面八方找關系,推廣營銷搞創(chuàng)意,想要仰天大笑出門去,除非你家有礦有房有寶藏。《和唐朝詩人握個手》輕松幽默的語言,配以搞笑的漫畫,講述20位大唐詩人的科舉人生。劇場感十足,讀來爆笑連連,像看了一場關于唐朝詩人生活的紙上脫口秀。《和宋朝詞人握個手》通過講述39位詞人的故事,帶我們走進宋朝的文學江湖。柳永寫詞時期,詞還上不了臺面;晏殊人品好、地位高,是天下文人的楷模,引領了作詞風潮;范仲淹文武雙全,為宋詞注入了一股豪放的氣息;歐陽修發(fā)起文風改革運動,讓宋詞吹進一股清新風;蘇軾官場失意,詞場得意,大大拓展了詞的創(chuàng)作范圍;辛棄疾有錢有閑又有才,豪放詞在他手中橫絕天下;姜夔跳出婉約、豪放的格局,寫詞自成一派;……發(fā)現(xiàn)了嗎?宋朝的興衰不僅影響著詞人的命運,也影響著宋詞的發(fā)展。宋初的安定富足讓人們在詞中多寫纏綿悱惻的愛情。蘇軾、黃庭堅等人倡導的豪放派出世以后,詞開始可以像詩歌一樣抒發(fā)情懷、點評古今。到了南宋,國事衰敗,詞中也多了悲壯蕭殺之音。本書不僅講詞人的人生故事,還講了每位詞人對宋詞發(fā)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