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國內段非物質文化景觀圖譜研究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國內段非物質文化景觀圖譜研究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國內段非物質文化景觀圖譜研究

定 價:¥89.00

作 者: 魏鵬、杜婷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3078832 出版時間: 2024-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國內段11項人類“非遺”、282項國家級“非遺”(含前項列入人類遺產的國家級遺產)、1090項省級“非遺”,共標注1854處“非遺”為對象,進行線路區(qū)段內“非遺”景觀的基因圖譜研究。本書采用地理信息技術和地學信息圖譜思想,構建非物質文化景觀的基本單元信息圖譜表達模型,顯示非物質文化景觀基因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和空間關系,揭示其空間分異、空間關聯與環(huán)境響應關系,提出基于空間分異的真實性、線路關聯的整體性以及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生態(tài)性為要求的保護與開發(fā)方案建議。

作者簡介

  魏鵬,西南大學教授,人文地理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博士后出站,獲管理學、法學學士學位,教育學碩士學位,地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區(qū)域旅游規(guī)劃與發(fā)展,特別是絲綢之路旅游文化及其開發(fā),具體研究領域涉及旅游經濟、旅游地理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主持國家社科規(guī)劃項目1項,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2項,省級課題4項,校級課題2項,參加國家重大社科規(guī)劃項目2項,省重大社科項目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項,主持甘肅省“十二五”“十三五”旅游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等各類區(qū)域旅游規(guī)劃及景區(qū)規(guī)劃4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2次。已在《旅游學刊》《光明日報》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主編出版教材、專著5部。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1 非物質文化景觀圖譜
1.2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
1.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圖譜
1.4 國內外相關研究
1.5 相關概念
1.6 “非遺”基因的識別與圖譜表達
第2章絲綢之路國內段行政區(qū)劃與自然環(huán)境概況
2.1 行政區(qū)劃
2.2 自然地理
2.3 研究分區(qū)
第3章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景觀的概況與分布
3.1 數量與類型
3.2 地區(qū)分布
3.3 民族歸屬
3.4 產生年代
3.5 空間分布特征
第4章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與文化功能
4.1 說唱
4.2 舞蹈
4.3 制作技藝
4.4 文化功能及其分布
4.5 本章小結
第5章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符號
5.1 文義
5.2 時令
5.3 器具
5.4 材質
5.5 圖騰
5.6 本章小結
第6章絲綢之路國內段主要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特征
6.1 漢族
6.2 少數民族
6.3 本章小結
第7章絲綢之路國內段各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特征
7.1 南疆
7.2 北疆
7.3 河西走廊
7.4 隴南山地
7.5 陜南山地
7.6 豫西山地
7.7 隴東黃土高原
7.8 陜北黃土高原
7.9 關中平原
7.10 豫東黃河平原
7.11 豫東淮河平原
7.12 本章小結
第8章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的主要特征
8.1 “非遺”基因的區(qū)域內共生
8.2 “非遺”基因的區(qū)域內排異
8.3 “非遺”基因的地區(qū)間分異
8.4 “非遺”基因的民族分異
8.5 “非遺”基因的鄰近關聯
8.6 “非遺”景觀與基因分布的自然環(huán)境分異
8.7 “非遺”基因的歷史差異性層進發(fā)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