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01 導 論 “中國現代新詩”及其“傳統(tǒng)”
003 一、何謂“中國現代新詩”
024 二、中國新詩的“傳統(tǒng)”
031 第一章 誕生:歷史與文化的巨變
033 一、多重文化傳統(tǒng)的融會沖撞與中國新詩的誕生
047 二、生存實感的引入與中國“新”詩
059 三、大眾傳媒與新詩的生成
069 四、多種書寫語言的交融與沖突
091 第二章 探索中的發(fā)展:20 世紀 20 年代的新詩
093 一、胡適《嘗試集》與中國新詩
104 二、早期新詩探索的四川氛圍與地方路徑
137 三、誤讀與想象:郭沫若、浪漫主義與泛神論
144 四、新月派與中國新詩的巴那斯主義
148 五、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現代重構
162 六、聞一多:矛盾與互斥
171 七、李金發(fā):溝通與不通
184 八、魯迅:新詩的“邊鼓”
207 第三章 中外融合與中國新詩的 20 世紀 30 年代
209 一、戴望舒:中國靈魂的世紀病
222 二、何其芳:歐風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234 三、卞之琳:樓下的風景
249 四、梁宗岱:意志化的輝光與物態(tài)化的迷醉
263 五、朱自清:探尋“與傳統(tǒng)有關”的“現代化”
283 第 四章 20 世紀 40 年代:中國新詩的成熟
285 一、七月詩派領袖胡風的歷史貢獻
294 二、艾青:中國傳統(tǒng)的“棄兒”與叛逆
305 三、馮至:“遠取譬”與“最為杰出的抒情”
316 四、穆旦:“反傳統(tǒng)”與中國新詩的“新傳統(tǒng)”
334 五、袁可嘉:“現代化”與中國意義
354 六、徐訏:場邊、門邊與街邊
375 第五章 當代歲月:曲折、蜿蜒與分化
377 一、20 世紀 50 年代與“二元對立思維”
394 二、“朦朧詩”現象討論
410 三、大西南文化與新時期詩歌的消長
429 結 語 標準與尺度:如何評價中國現代新詩
437 附錄一 中國現代新詩期刊搶救性工程的必要與可能
457 附錄二 當代詩歌中的踽踽獨行者——懷念任洪淵老師
465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