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的舌尖尋味故事。一部吃透人生的隨筆集,一本掏心掏肺掏胎記的誠意之作。從十七歲出門遠行,進京上學,到誤打誤撞成為一個美食紀錄片導演,再到后來成為全國聞名的吃貨,漫漫人生路,每個階段都有與食物相關的記憶。年少時候,好吃是六毛錢的缸貼子,鄰居家的西瓜醬,第壹次下館子時把嘴巴燙出泡的蕭縣羊肉湯,這些是刻在基因里的叫鄉(xiāng)愁的東西。一個外地務工人員的北京記憶,是難過時府右街的延吉冷面,寒夜里24小時的馬華,以及人手一把肉串,喝著工業(yè)啤,聊著維特根斯坦的歲月。食物,連接著故鄉(xiāng)與世界。每個人都可以在“吃”里找到歸屬。美食并不小眾,它藏在大多數人的一日三餐里。說到底,于勒叔叔的生蠔和父親病榻前的蘿卜絲汆丸子并沒有本質區(qū)別——你吃到的,就是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