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是首批重量非物質文化遺產。鳳陽花鼓,是明代以來鳳陽府地區(qū)以“花鼓”表演、歌唱為特征的綜合藝術形式。數百年來,它首先在曲藝、民歌、歌舞、戲曲、民間美術、文學(包括詩詞、小說等)等幾乎涵蓋所有文化藝術領域中廣泛流傳,進而成為宮廷、官府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藝術內容,成為禮儀、慶典、宗教、民俗等具有社會功能的藝術形式,甚至成為中國社會大變革、大改革的一種頗有影響力的輿論工具。數百年來,鳳陽花鼓不僅遍及全國,甚至成為有靠前影響的綜合藝術。《鳳陽花鼓全書》是鳳陽縣委、鳳陽縣人民政府組織的重大科研項目,并得到了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資助。其編纂原則是“精品集成,述而有作,作而不顯”。分為五卷:《史論卷》、《文獻卷》、《文集卷》、《詞曲卷》,此卷為《文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