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把詩歌視為智慧的象征。詩歌傳達著生活經驗中往往只能意會的部分和審美發(fā)現(xiàn)。我很贊賞林語堂先生的一段話: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通過諺語和詩歌深切地滲入社會,給予他們了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大自然寄予無限的深情,并用一種藝術的眼光來看待人生。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yī)治了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痛;詩歌通過享受簡樸生活的教育,為中國文明保持了圣潔的理想。詩歌是人類理想的風帆和思維的馬達,它的奇妙就在于:只要與它相遇,注定被打動。在我人生度過的六十四個年輪中,我從唐詩宋詞中不斷汲取著豐厚營養(yǎng),并為我的人生增添了無窮樂趣,為我的詩詞創(chuàng)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因此,在人生中每一天的陽光里都飽含詩意,每一片飄落的樹葉上都彌漫著感動。生命是流動的,它一直有一種上路的渴望。這種上路,并非只靠雙腳,還需要靈魂的翅膀。用純凈的生命凝視靜止的草坪,諦聽清晨的鳥鳴,這本身就是詩,就是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