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有這樣一條緯線,它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古代中國、古埃及和古巴比倫,有世界海拔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和世界海拔低的?!篮#辛詈笕苏痼@的瑪雅文明和世界八大奇跡,甚至還有眾多科學家們至今都難以破解的多個自然之謎和文化遺跡。它就是被稱為地球神奇之謎的北緯30°。從地球南北走向的剖面圖來看,北緯30。橫貫地球的中上部。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呈現(xiàn)終年高溫少雨的特點,因而此片區(qū)域多為荒漠。然而這條緯度帶穿越中國時,黃沙褪去,綠意漸濃,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密布,就像沙漠中的綠洲。那么,為何會形成如此巨大的荒漠帶呢?這還要從地球上的一個高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說起。地球從赤道分為南北半球,赤道常年受陽光均勻照射,氣壓低,氣溫高。氣流受高溫膨脹從赤道上升到高空,向極地高壓流動。氣壓隨著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距地面4-8千米處大量聚集,向南北方向做擴散運動。同時因受到重力影響,在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垂直氣流方向向右)的影響下,在北緯30。附近沉到近地面,最終,氣流方向與緯線平行,阻礙了氣流運動,導致空氣發(fā)生聚集并下沉,形成了副熱帶高氣壓帶。由于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區(qū)緯度較低,且空氣下沉導致降雨稀少,所以副熱帶高氣壓帶流經的地區(qū)多為干旱荒漠或沙漠地區(qū),如北非、阿拉伯半島等。按照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分布情況,中國秦嶺淮河以南、雷州半島以北、日本南部、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都應是如北非、阿拉伯半島一樣的荒漠,緣何在這漫長的“荒漠”帶上,只有中國有這么一片綠洲?這便要從東亞季風氣候說起。我國地形總體呈現(xiàn)西高東低的狀態(tài),海拔從首階梯向第三階梯依次遞減。中國東南地區(qū)便位于第三級階梯上,多為平原和丘陵山區(qū),地勢低、海拔低,河流眾多,水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