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

定 價:¥52.00

作 者: 鐘啟泉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76018493 出版時間: 2021-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32 字數:  

內容簡介

  體例結構——引言/擁抱“哥白尼式的變革”。1/核心素養(yǎng)與深度學習。2/深度學習的概念。3/認知發(fā)展與深度學習。4/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5/深度學習:超越傳統教學的局限。6/深度學習:對話指導與反思指導。7/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外作業(yè)。8/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教育評價。9/深度學習與學習責任轉移模型。10/深度學習與教師成長。共計十章。另設附錄/從“基礎學力”到“核心素養(yǎng)”:日本的案例。結語/走向“深度學習”。主要觀點——1.唯有當“知識”被置于具體的境脈之中才賦有意義,這種被鏈接起來的“知識”才能臻于深度理解。因此,不是單純地積累學科的知識,而是要求重建因應境脈的“知識”——這就是“深度學習”的根本出發(fā)點。2.“深度學習”不是特定的教學方法,而是指學習者能動地參與“主體性”、“對話性”、“協同性”學習活動的總稱?!吧疃葘W習”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案例層出不窮,為“課堂轉型”帶來連綿不絕的動力源。3.關鍵詞——深度學習;學習共同體;學習主人公。

作者簡介

  鐘啟泉,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兼教育學與心理學學部召集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學科評議組成員,《全球教育展望》雜志主編。著有《教育的挑戰(zhàn)》《課程的邏輯》《解碼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班級經營》(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現代教學論發(fā)展》(教育科學出版社)等。

圖書目錄

引 言 擁抱“哥白尼式的變革”

第一章 核心素養(yǎng)與深度學習
一、從“知識論”到“素養(yǎng)論”
二、教學的功能與應試教育的神話
三、洞察“學習”的本質

第二章 “深度學習”的概念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界定
二、深度學習的課題選擇與中心目標
三、深度學習的特質與效果

第三章 認知發(fā)展與深度學習
一、知識與學習
二、從認知發(fā)展看“深度學習”
三、從發(fā)展論理解“深度學習”
四、支撐“深度學習”的學習理論

第四章 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
一、深度學習的基本原理
二、深度學習與教學架構
三、深度學習的單元設計與授課類型
四、以對話為中心的設計
五、深度學習設計的要訣

第五章 深度學習:超越傳統教學的局限性
一、深度學習的優(yōu)勢
二、深度學習的挑戰(zhàn)
三、建構“思考的課堂文化”

第六章 深度學習:“對話指導”與“反思指導”
一、瞄準哲學對話水準的“對話指導”
二、瞄準反思水準的“反思指導”
三、深度學習與“學習共同體”

第七章 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外作業(yè)
一、課外作業(yè)的性質與功能
二、拓展深度學習的疆界
三、健全課外作業(yè)的環(huán)境

第八章 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教育評價
一、全方位地把握“教育評價”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新型評價體制
三、教育目標分類學與評價方式的開發(fā)

第九章 深度學習與學習責任轉移模型
一、教師的“慧眼”與“有意義學習”
二、學習責任轉移模型
三、磨練教師的“教學勝任力”

第十章 深度學習與教師成長
一、作為“反思性實踐家”的教師
二、教學研究范式的轉型及其課題
三、教學研究:充實教師的“專家資本”

附 錄 從“基礎學力”到“核心素養(yǎng)”:日本的案例
一、戰(zhàn)后日本的“學力論爭”與學力論的演進
二、“21世紀型能力”模型與“深度學習”的創(chuàng)造

結 語 走向“深度學習”
一、汲取學習科學的養(yǎng)分
二、超越“個體能力主義”
三、編織跨界的知識網絡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