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例結構——引言/擁抱“哥白尼式的變革”。1/核心素養(yǎng)與深度學習。2/深度學習的概念。3/認知發(fā)展與深度學習。4/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5/深度學習:超越傳統教學的局限。6/深度學習:對話指導與反思指導。7/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外作業(yè)。8/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教育評價。9/深度學習與學習責任轉移模型。10/深度學習與教師成長。共計十章。另設附錄/從“基礎學力”到“核心素養(yǎng)”:日本的案例。結語/走向“深度學習”。主要觀點——1.唯有當“知識”被置于具體的境脈之中才賦有意義,這種被鏈接起來的“知識”才能臻于深度理解。因此,不是單純地積累學科的知識,而是要求重建因應境脈的“知識”——這就是“深度學習”的根本出發(fā)點。2.“深度學習”不是特定的教學方法,而是指學習者能動地參與“主體性”、“對話性”、“協同性”學習活動的總稱?!吧疃葘W習”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案例層出不窮,為“課堂轉型”帶來連綿不絕的動力源。3.關鍵詞——深度學習;學習共同體;學習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