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時期(1932—1937年)
直觀主義與理知主義
——現代哲學的兩大源流
(1933年9月)
二十二年來之中國哲學思潮
(1933年12月)
論黑格爾哲學的顛倒
(1935年11月)
大眾哲學(節(jié)選)
(1950--1953年)
延安時期(1937--1947年)
哲學的現狀和任務
(1938年4月)
共產主義者與道德
(1938年9月)
論中國的特殊性
(1940年2月)
抗戰(zhàn)以來的幾種重要哲學思想評述
(1941年8月)
哲學戰(zhàn)線上的列寧時代
——為列寧逝世紀念日作
(1943年1月)
反對經驗主義
(1948年7月)
北京時期(1949--1966年)
歷史唯物論
——社會發(fā)展史(節(jié)選)
(1950年4—11月)
毛澤東同志發(fā)展了真理論
(1951年3月)
《實踐論》與關于哲學史的研究
(1951年9月)
以辯證唯物主義武裝自然科學
——介紹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
(1955年8月)
辯證唯物主義講課提綱
(1957年1月)
無限和有限的辯證法
(1959年2月)
恩格斯肯定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1960年7月)
進一步學習掌握無產階級世界觀
——讀《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筆記
(1961年3月)
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節(jié)選)
(1962年8月)
再論恩格斯肯定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196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