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社會中最富活力、**創(chuàng)新意識、最勇于進取的群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城市文化的主力軍。積極推動北京青年文化建設,是北京進入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北京精神的核心內涵之一是包容性,北京的青年文化是多元化的、豐富的,它們主要包括青年認同文化、青年亞文化等,它們與主導文化存在著認同、中立或偏離等傾向。本書集中研究了北京青年文化的七個案例:分別是北京鄉(xiāng)建(支農)青年志愿者文化、新工人文化、706文化空間、青年劇場文化、青年相聲團體、國安球迷、動漫角色扮演,這些文化形態(tài)主要屬于青年認同文化和青年亞文化。北京青年文化建設,不是自上而下地同化,也不是收編,更不是壓制,而是既要滿足青年需求,又要尊重青年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建和引導:創(chuàng)建屬于青年人的新文化和文化軟實力,引導青年汲取先進社會文化,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北京青年文化建設的主導思想應該是“一元主導,多元并存”,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導文化,尊重并加以正確引導多樣的亞文化,對不利于社會進步的反文化加以抑制,世界城市的建設過程也需要在建設主流青年文化的同時,保留和鼓勵多樣的青年文化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