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南北朝周興嗣所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其編纂經過頗為有趣。據唐李綽《尚書故實》記載,梁武帝命令殷鐵石在王羲之的書法中拓出一千個不重復的字,供給諸王臨摹。當把一千個字拓出以后,梁武帝又覺得“每字片紙,雜亂無序”,遂命令他的文學侍從周興嗣,將這一千個字編綴成合轍押韻并有意義的文句。周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發(fā)皆白”,可見作者為編寫這篇千古絕妙文章,花費了多大的心思?!肚ё治摹窐嬎季?,婉轉有致,氣勢雄渾,條理貫穿,妙語連珠,文采斐然,對仗工整,朗朗上口,敘述了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地理、倫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識,以及為人處世的道理,其知識性與藝術性,確實堪稱雙絕。《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一千個字?!度纸洝贰栋偌倚铡贰肚ё治摹肥枪糯鷥和瘑⒚杀貙W的識字課本。歷代著名書法家如懷素、歐陽詢、趙佶、文徵明等,競相書寫《千字文》,作為習字范本,從而更加提高了它的知名度,使《千字文》不僅在國內風行,而且遠播海外,在日本、朝鮮等國廣為流傳,影響甚大。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兒童啟蒙教材之一,《千字文》全書雖只用了一千個字,但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