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1
第一講 歧路囧途:主題班會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一、主題班會的問題“癥候” 2
1.模式僵化 3
2.倚重表演 3
3.單向灌輸 3
4.共鳴缺失 4
二、問題分析與歸因 6
1.缺失研究視角 7
2.缺乏對學生年齡特征的準確把握 8
三、引入研究視角,回歸教育本質 10
第二講 回歸原點:主題班會的內涵解讀與功能分析
一、主題班會的基本內涵 14
1.什么是主題班會 14
2.主題班會與其他班級活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17
二、主題班會的教育功能 19
1.認識提升功能 20
2.行為規(guī)范功能 21
3.價值導向功能 23
4.情感感染功能 28
5.動機激勵功能 32
6.精神凝聚功能 36
三、關于主題班會功能定位必須厘清的問題 38
第三講 詩外功夫: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科學理念
一、科學理念對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影響 43
二、和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理念相關的三個理論議題 45
1.如何正確定位德育和理解德育過程 46
2.如何評判活動的功效和影響機制 51
3.如何解讀態(tài)度和行為轉變的動力機制 53
第四講 班會拼圖: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一般過程
一、主題提煉和醞釀階段 58
1.主題的發(fā)現(xiàn)和尋找 59
2.主題的提煉和確定 62
3.主題的物化和表達 66
二、主題班會方案的撰寫階段 68
三、主題班會的組織實施階段 70
1.主題的導入 71
2.主題的展開和深化 74
3.主題總結和提升階段 80
第五講 方圓規(guī)矩: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原則
一、計劃性原則 84
1.時間安排的計劃性 85
2.主題內容的系統(tǒng)性設計 86
二、針對性原則 93
1.關注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審視活動形式的適宜性 94
2.控制主題的內容范圍,提高教育內容的針對性 103
三、整合性原則 105
1.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整合 106
2.媒體演示和教師言語解說的整合 108
第六講 路在腳下: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創(chuàng)新路徑
一、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整合思維 114
1.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115
2.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整合 122
3.與家校協(xié)同活動的整合 124
二、微型班會的模式創(chuàng)新 127
1.微型班會的內涵與特點 127
2.微型班會設計與實施的創(chuàng)新思路 130
3.微型班會設計與實施時要注意的問題 133
三、多媒體資源的有效利用 134
1.讀圖時代的現(xiàn)實促動 134
2.視知覺心理的理論與實踐確證 135
3.多媒體的特點與德育情感過程的本質契合 136
4.借力公益廣告,開好主題班會 137
四、他山之石:團體心理輔導技術的啟示 140
第七講 集腋成裘:主題班會設計的素材準備和積淀
一、設計主題班會應具備的能力 146
二、做一個素材積累的有心人 147
三、“四個一”的積累原則 148
四、主題班會素材庫建設思路 152
五、主題班會專題素材庫示例 153
1.感恩父母主題 153
2.自我規(guī)劃主題 160
第八講 以微見著:主題班會方案的改進研究
一、班主任學習與研究的特點 164
1.倚重經驗并不斷提升經驗的實踐過程 164
2.基于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的任務驅動 165
3.“工”“學”有機融合的行動研究特質 165
4.碎片化的時間和非體系化的研究范式 165
二、班主任應該具備的研究素養(yǎng) 166
1.需要更為出色的問題意識和教育敏感 166
2.在行動研究中積累和反思 167
三、案例解析——班會方案的問題診斷與處理 168
1.班會“微調打磨” 169
2.班會“一拆三” 172
3.班會“大手術” 176
4.班會對象“大挪移” 181
第九講 班會工作坊:讓主題班會成為校本研修與培訓的載體
一、工作坊研修的特點 184
二、工作坊研修模式 186
1.世界咖啡 186
2.同課異構 188
3.主題班會聽評課 190
第十講 班會研究3.0:從班本課程到“大活動”理念
一、班會研究3.0的內涵 194
二、班會研究升級的意義與班本課程開發(fā) 194
1.“育人”不是班主任的一句空洞口號 194
2.在班本課程的開發(fā)研究中找到育人目標 195
三、優(yōu)秀班本課程開發(fā)案例及實踐啟示 196
1.連老師和“蓮文化”班本課程 196
2.謝老師和“鹽文化全課程” 198
三、班本課程開發(fā)的基本過程 200
1.做好課程建設的前期研究 200
2.對課程實施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 201
3.確定進一步改進課程的方向和策略 201
四、“大活動”理念——構建活動育人的“大棋局” 201
后 記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