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理性與政治: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傳統(tǒng)中的學校改革與教育科學

理性與政治: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傳統(tǒng)中的學校改革與教育科學

理性與政治: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傳統(tǒng)中的學校改革與教育科學

定 價:¥75.00

作 者: (西班牙)米格爾·A.佩雷亞,(美)巴里·M.富蘭克林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波普科維茨教育文集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3489472 出版時間: 2022-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0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教育思想研究的論文集。論文作者匯聚了來自課程研究、哲學、歷史學、語言學、比較研究、教育社會學領域里的國際知名學者,本書編者為國際知名比較教育學者佩雷亞和教育史學者巴里·富蘭克林。他們對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教育研究中的學術貢獻予以高度認同和評價,此論文集主要的研究話題為權力與知識的關系。本書還對波普科維茨的學術生涯以及指導學生的工作進行全面解讀,是了解波普科維茨學術思想的重要著作。

作者簡介

  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Thomas S. Popkewitz),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課程與教學論系終身教授,先后獲得瑞典于默奧大學(1989)等5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當選俄羅斯教育科學研究院資深國際院士(1996)、芬蘭科學院赫爾辛基高等研究杰出院士(2004)、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會士(2014);先后獲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杰出校友獎(2005)、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課程研究分會終身成就獎(2008)、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學院杰出教師獎(2008),《卡潘》國際榮譽教育學會榮譽勛章(2016)。波普科維茨教授是近些年來活躍在國際教育研究領域的知名教育學者,迄今為止,已出版和主編40余本著作,發(fā)表30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部分成果已被譯為包括中文在內的17種語言,對世界教育研究作出重大貢獻。叢書主編簡介范國睿,教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茖W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教師教育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教育學會副會長等。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領軍人才。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譯者介紹齊學紅,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任南師大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蘇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人類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教育部班主任國培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班主任國培項目主持人,先后承擔“國培計劃——班主任示范性項目”(2010-2020)、江蘇省班主任培訓項目(2010-2020)等。作為南京師范大學班主任研究中心“隨園夜話”班主任沙龍發(fā)起人,舉辦了104期班主任沙龍,深受廣大一線班主任歡迎。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
第一章 導言:通過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的著作重新思考教育研究/米格爾·A佩雷亞(Miguel APereyra)巴里·M富蘭克林(Barry MFranklin)
重新思考教育研究
波普科維茨的研究議題
共同體與世界主義
教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設計
歷史和歷史化
變化、阻抗與權力
政治
本書的研究意圖和內容
第一部分 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學者與學識
第二章 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的學識:
安東尼奧·盧松(Antonio Luzón)莫妮卡·托耶(Mónica Toγγes)
傳記和學術概況
博士學位論文
學術影響力
著作
文章
第三章 學術的意義:對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進行的學術訪談/米格爾·A.佩雷亞(Miguel A.Pereyra)
論文、知識社會學以及“尋找福柯”
思考當下的歷史
關于學校教育、差異以及排斥
學校教育中的世界主義和政治映射
教育科學與崇高
教育歷史與課程歷史
研究項目和比較研究
關于批判型知識分子、社會變革以及培養(yǎng)批判型教師
再談歷史
第二部分 致敬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
第一議題 關于課程
第四章 課程編碼及國際統(tǒng)計數(shù)據/斯維克·林德布拉德(Sverker Lindblad)
建構問題
課程編碼:邊界工作及合法性
統(tǒng)計數(shù)據和人口建設
課程編碼與國際統(tǒng)計數(shù)據
總結評論
第五章 多樣化的聚合和轉換裝置——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對課程研究的貢獻之解讀/伊內斯·杜塞爾(Inés Dussel)
課程作為轉換裝置:融入與排斥模式
如何解釋一種排序原則
第六章 學習問題——監(jiān)控、反饋和表現(xiàn)裝置/馬丁·西蒙斯(Maarten Simons)
簡介
關于“社會問題”
關于“學習問題”
動員、責任和創(chuàng)新
規(guī)范化、調節(jié)和驗證
監(jiān)控、反饋和表現(xiàn)裝置
學習裝置、“彈性保障”與反饋
結論:突破循環(huán)
第二議題 關于歷史
第七章 搖擺不定的現(xiàn)代性:從效果歷史角度進行歷史分期/林恩·芬德勒(Lynn Fendler)
各種歷史分期的觀點
教育中的現(xiàn)代性與現(xiàn)代性中的教育:以社會科學為例
以效果歷史為基礎劃分歷史時期:對教育的意義
第八章 走向多元性的教育學——將當下歷史化的跨文化路徑/吳宗杰韓春燕(Wu Zongjie and Han Chunyan)
引言
和諧中的差異:走向多樣化的宇宙觀
禮是多樣性的體現(xiàn)
教育學話語作為開放的多元化解讀
中國教育話語的文化轉型
第三議題 關于政治、政策和專業(yè)化
第九章 知識作為政治:與托馬斯·S波普科維茨同游/安東尼奧·諾亞(António Nóvoa)
引言
知識的政治學:調和歷史與比較
政治作為知識:為歐盟教育而戰(zhàn)(2000—2020)
就業(yè)能力作為每個公民的問題
提高質量和有效性
流動性作為一種想象歐洲公民身份的方式
在未知社會中了解的意愿
第十章 共同體作為一種政治技術:以教師教育為例/烏爾夫·奧爾森(Ulf Olsson)肯尼斯·彼得森(Kenneth Petersson)約翰·B克萊斯勒(John BKrejsler)
引言
理論視角
在當代歐洲共同體形成中恐懼和希望作為一種治理技術
在當代歐洲共同體建設中作為曲目的博洛尼亞進程和歐洲高等教育區(qū)
不和諧作為一種威脅
差異中的統(tǒng)一技術
結論
共同體的系譜
天意名義下多樣性統(tǒng)一的技術
結語
第十一章 監(jiān)督和規(guī)范化:移民子女的日語教育政策和教學方法/杰奇(Jie Qi)
研究方法和數(shù)據來源
全球化和“日本化”
日本大都會
文化和語言研究包容和排斥
日語:權力的象征
引入日本文化和規(guī)范,使新移民“日本化”
結論
第四議題 世界主義與跨文化主義
第十二章 全球化的永久和平:世界主義學童制造中的正義與進步/諾亞·W佐貝(Noab WSobe)
世界主義研究和教育
世界主義作為一種治理術
在公民教育的全球進程中實現(xiàn)世界主義是否可能?
第十三章 作為民主教育承諾和悖論化身的未完成的世界主義/丹尼爾·S.弗里德里希(Daniel S.Friedrich)
未完成的世界主義作為一種治理術
民主、教育和社會秩序的未完成性
未完成的事業(yè)
未完成的世界主義和民主教育的可能性
第十四章 民族化的跨文化主義:通過意大利世界主義解讀跨文化學校政策/杰米·A.科瓦爾奇克(Jamie A.Kowalczyk)
教育政策與研究的延展
旅行中的跨文化教育
意大利的世界主義——“意大利生產的并非意大利人的”
民族化的跨文化教育
脫出與共存
規(guī)范的共存
結論:重新調整國家話語
第五議題 敘事、研究與理智
第十五章 自我反思與學術品質:一種理念系統(tǒng)的文化時代理論/丹尼爾·特羅勒(Daniel Trhler)
法國的狂妄自大及普遍完善思想(1687—1750)
自然的神圣法則,作為方法的類比以及文化時期理論
大革命后的經驗主義或法國的普遍完善思想(1792—1799)
轉向內部完善:德國案例和教化思想
完善與對良性共和政體的夢想:瑞士的一場討論
展望
第十六章 從土生土長的外國人到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