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五運六氣基礎快速入門
第一章 五運六氣基礎格局入門推演
第一節(jié) 干支甲子
一、甲子周期
二、天干地支的天文學背景探討
三、干支用字涵義
第二節(jié) 五運
一、歲運
二、主運、客運
第三節(jié) 六氣
一、鋪墊概念——六氣與六步
二、主氣客氣的排布
中篇 《素問入式運氣論奧》硬核概念探析
第一章 知識背景拓展——兩宋時期五運六氣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五運六氣在宋代學術界內的流行
一、沈括與《夢溪筆談》
二、劉溫舒與《素問入式運氣論奧》
三、陳無擇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四、成無己與《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
第二節(jié) 宋代政府對五運六氣的推行
一、官方運氣書籍《圣濟總錄》
二、官方指定醫(yī)學教材《圣濟經》
三、國家醫(yī)學考試試題集《宋太醫(yī)局諸科程文格》
四、官方運歷、《和劑局方》
第三節(jié) 時代烙印對五運六氣的學術影響
一、五運六氣的“兩宋”特點
二、《素問入式運氣論奧》研究概況
第二章 《論奧》五運六氣硬核概念的源流研究
第一節(jié) 《論奧》論五行——納《素問》為源,取百家以用
一、開宗明義的基礎觀點——世界觀“形氣相感”學術觀“素問為基”
二、《論奧》對五行的闡發(fā)——兼百家之言,糅“時”“材”雙說
三、《論奧》論五行的學術影響與思考——意不獨取,法不強求
第二節(jié) 《論奧》論干支——天體運行為其本,象形聲音化其文
一、運氣七篇的“干支”內容——標識時間為本源,闡發(fā)生機總未見
二、《論奧》釋干支的學術淵源——生盛衰亡借《禮記》,陰陽消長鑒《晉書》
三、《論奧》釋干支的思考——生命周期古已見,天文規(guī)律今可從
第三節(jié) 《論奧》論五天之氣——以《素問》為基,受《玄珠》之啟
一、運氣七篇的“天干化運”內容——五氣經天跨星宿,十干五運未相關
二、《論奧》論十干與五運——參經典之意,創(chuàng)傳世之圖
三、“天干化運”的現代認識——金火運行可算定天體影響待時明
第四節(jié) 《論奧》論歲中五運——概念類比同六氣,承自《天元》傳至今
一、運氣七篇的“五運”內容——歲運五季與五音主客概念未成型
二、“主/客運”的學術源流——源于《天元》不考今說流自《論奧》
第五節(jié) 《論奧》論六氣——《素》一《玄》二《論奧》三,溫舒補半始完備
一、運氣七篇的“六氣”概念——少陽相火獨見氣候組成盡缺
二、“六氣”概念的完備——水火均自《玄珠》,風濕燥源《論奧》
第六節(jié) 《論奧》論交六氣時日——寒春正朔三足鼎立,《論奧》獨取傳承大寒
一、運氣七篇的交司日期——正月朔日明見,節(jié)氣寒春未言
二、王冰對《素問》原文的注釋——寒春本“手足”,“反目”始王冰
三、《論奧》觀點的源流——取大寒于王冰,揚節(jié)氣于后世
四、六氣起始的現代研究——文獻統(tǒng)計各擅勝場,大寒立春仍舊分歧
第七節(jié) 關于五運六氣理論模型的討論
參考文獻
下篇 《素問入式運氣論奧》原著
序
目錄
卷上
五運六氣樞要圖
六十年紀運圖
十干起運訣
十二支司天訣
論五行生死順逆第
論十干第二
論十二支第三
論納音第四
論六化第五
論四時氣候第六
論交六氣時日第七
論日刻第八
論六氣標本第九
論五行生成數第十
卷中
論五天之氣第十
論五音建運第十二
論月建第十三
論天地六氣第十四
論主氣第十五
論客氣第十六
論天符第十七
論歲會第十八
論同天符同歲會第十九
論南北政第二十
卷下
論太少氣運相臨同化第二十一
論紀運第二十二
論歲中五運第二十三
論手足經第二十四
論勝復第二十五
論九宮分野第二十六
論六十年客氣第二十七
論六病第二十八
論六脈第二十九
論治法第三十
五行勝復論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