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一:懷念周熾成兄 郭齊勇
代序二:周熾成教授留給我們的遺產 曹礎基
代序三: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術精神與求真品格——關于周熾成教授的二三事 劉鳴
致夫熾成 陳自英
荀子乃性樸論者,非性惡論者
以性惡論說荀子的困境及其擺脫
《性惡》出自荀子后學考:從編輯與文本結構等方面看
荀子非性惡論者新證——兼答黃開國先生
荀子非性惡論者,《性惡》非論說文
逆性與順性——荀子人性論的內在緊張
荀子教育思想新探:以性樸論為中心
新的正統(tǒng):“唯物主義”視野下的荀子
從先荀后孟之說看漢唐荀孟關系及荀子在儒學中的地位
論韓非子對孔子及其思想的認識和態(tài)度
法家的道理之論:從管子到韓非子
法家政治思想中的現實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
性樸論與儒家教化政治:以荀子和董仲舒為例
先秦有“法家”嗎?——兼論法家的概念及儒法關系
董仲舒對荀子性樸論的繼承與拓展
儒家性樸論:以孔子、荀子、董仲舒為中心
性樸論:儒家的與道家的
性樸論:《荀子》與《莊子》之比較
再論儒家的性樸論——兼與日本學者和國內同行商榷
儒家性樸論思想史發(fā)微:從先秦到西漢
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荀學研究略議——兼論荀子為性樸論者
附錄
論嚴復的儒學素養(yǎng)對他引進西學的作用
中國哲學語境中“本體論”話語的建構與糾正
從倪德衛(wèi)看西方的儒學研究